[实用新型]扁丝剪断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70637.8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2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仁强;谢光辉;孙红;谢金志;刘小瑞;金敉娜;唐琳翔;邓椿;陈正明;杨光;王辉;胡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6D7/02 | 分类号: | B26D7/02;B26D7/06;B26D7/14;B26D7/26;B26D1/30;B26D5/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王玉杰 |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剪断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丝剪断处理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托料组件、气动夹头和气动剪刀,其中托料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的至少一个张紧轮;所述支架上设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能够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将待剪断的扁丝束从托料组件与气动夹头之间牵引至气动剪刀位置,其中,气动夹头能够在气动剪刀执行剪断操作时,夹紧所述扁丝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连续地、自动地将扁丝裁剪成小段,自动化程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丝物料剪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扁丝剪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扁丝是截面呈扁平形的化学纤维单丝,它是生产塑料编织物的基本材料,扁丝由特定品种的聚丙烯、聚乙烯树脂经熔融挤出成膜,然后纵向分切成条。
扁丝常用于制作编织袋、扫帚等日常用品,在利用扁丝制作环卫扫帚等用品时,通常需要事先将扁丝裁剪成等长度的若干小段,然后再将各个小段分别捆扎,最后再将捆扎好的各个小段安装在扫帚柄的前端,在现有技术中,扁丝的分段裁剪及捆扎工作均由人工完成,劳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扁丝剪断处理装置,能够连续地、自动地将扁丝裁剪成小段,自动化程度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扁丝剪断处理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托料组件、气动夹头和气动剪刀,其中托料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的至少一个张紧轮;
所述支架上设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能够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将待剪断的扁丝束从托料组件与气动夹头之间牵引至气动剪刀位置,其中,气动夹头能够在气动剪刀执行剪断操作时,夹紧所述扁丝束。
采用上述结构,剪断处理装置工作时,气动夹头将扁丝物料的末端夹紧,扁丝物料通过托料组件处于紧绷状态,在牵引机构的作用下,手指气缸移动至气动夹头与托料组件之间的位置,并将扁丝夹紧,然后气动夹头释放夹紧力,手指气缸再在牵引机构的带动下移动至最远端,然后气动夹头再次将扁丝夹紧,此时气动剪刀工作即可将扁丝剪断,从完成扁丝的自动裁剪。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副支架,托料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副支架上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第一张紧轮位于第二张紧轮上方,第二张紧轮与所述气动夹头和气动剪刀位于同一高度,第一副支架上固设有集束管,集束管与第一张紧轮位于同一高度。采用上述结构,集束管可以使扁丝物料以束状形式送入气动剪刀下方,从而使分段裁剪出来的扁丝为束状,有利于后续捆扎。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沿支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的支撑板、驱动支撑板滑动的移动气缸、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有用于夹持扁丝的手指气缸,在移动气缸和升降气缸的作用下,手指气缸能够在气动夹头的下方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副支架,第二副支架上设有固定座,所述气动夹头和气动剪刀均悬挂固定在固定座上。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安装气动夹头和气动剪刀。
作为优选:所述气动夹头具有两个能够相互靠近的夹持块,其中一个夹持块的内侧设有凸出部,另一个夹持块内侧设有与凸出部相适应的定位槽。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扁丝物料被稳固的夹持在气动夹头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对应气动夹头下方的位置设有两组导向柱,所述支撑板滑动套装在两组所述导向柱上。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滑动装配支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扁丝剪断处理装置,能够连续地、自动地将扁丝裁剪成小段,自动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扁丝剪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手指气缸在气动夹头左侧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0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