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挖苗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67742.6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吕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C1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王力文 |
地址: | 830054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组织培养 挖苗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挖苗器,包括起苗杆和起苗板,所述起苗杆和所述起苗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起苗板呈弧形且所述起苗板远离所述铰链的一端设有V型缺口,所述V型缺口处设置有第一销轴座,所述起苗杆靠近所述V型缺口的侧面设置有罩壳,所述罩壳内腔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靠近所述铰链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销轴座,两个所述销轴座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拉杆远离所述铰链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起苗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手柄,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手柄。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可对培养苗根部进行夹持,对培养苗的损伤较小,使得移栽苗的成活率更高,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组织培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挖苗器。
背景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狭义是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植物组织培养苗在生根后要从培养瓶中移栽出来,用于田间生产,但是,目前并没有合适的挖苗工具,一般是用镊子夹住培养苗的基部扯出来,或是直接连培养基倒出来,这些方法都会造成幼苗的损伤,特别是对培养苗的根部损伤很大,直接导致培养苗移栽成活率下降或生长障碍,而且一般植物组织培养瓶口较小,往外倒培养苗时难度更大。现提出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挖苗器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挖苗器,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挖苗器,包括起苗杆和起苗板,所述起苗板设置在所述起苗杆下方,所述起苗杆和所述起苗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起苗板呈弧形且所述起苗板远离所述铰链的一端设有V型缺口,所述V型缺口边沿处包裹有软质硅胶或海绵软垫,所述V型缺口处设置有第一销轴座。
所述起苗杆靠近所述V型缺口的侧面设置有罩壳,所述罩壳为两端开口的空心杆结构,所述罩壳内部内腔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靠近所述铰链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销轴座,两个所述销轴座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均通过销轴与两个所述销轴座铰接。
所述拉杆远离所述铰链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起苗杆靠近顶端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通孔的顶面,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设有符合手部握持的弯曲弧度,所述起苗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上包裹有高密度泡棉,所述第一手柄位于所述第二手柄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夹持机构可对培养苗根部进行夹持,可以对较深培养瓶内的培养苗进行挖苗、移苗操作,对培养苗的损伤较小,使得移栽苗的成活率更高。
(2)第一手柄上包裹有高密度泡棉,同时第二手柄设有符合手部握持的弯曲弧度,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可对培养苗根部进行夹持,对培养苗的损伤较小,使得移栽苗的成活率更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杆处的细节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师范大学,未经新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77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能烘房
- 下一篇:一种用于胶带的生产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