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培养皿封口膜扎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65192.4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2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曼曼;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B26F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亦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8 | 代理人: | 王璐 |
地址: | 45119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皿 封口 膜扎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扎孔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培养皿封口膜扎孔结构,包括垫板,垫板的顶面设置有围护架,垫板的顶面摆放有培养皿,培养皿的顶部设置有封口膜,培养皿的上方设置有压板,压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压板的顶面设置有牵拉柱,牵拉柱贯穿升降板和围护架的顶板,牵拉柱的顶端设置有指环,围护架的顶板上插接有推杆,推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推杆的底面设置有升降板;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培养皿封口膜扎孔结构在围护架顶面插接推杆,推杆被弹簧弹性牵引,且推杆底部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底面加设有针体,如此向下按压推杆即可带动多组针体对培养皿上部的封口膜同时扎孔,提高扎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扎孔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培养皿封口膜扎孔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实验观察昆虫的成长周期中,需要将昆虫捕抓到培养皿中单独饲养,将昆虫捕抓到培养皿后在培养皿的开口盖上封口膜,最后在封口膜上均匀的扎上不少于40个通气的孔。由于实验需要观察大量的样本,因此需要大量的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的封口膜上都需要扎上不少于40的均匀的空气孔。目前没有针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设备,实验人员都是靠手工一个一个进行扎孔,由于人手会抖动,在扎的时候很容易划破封口膜,划破后的封口膜只能更换;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培养皿封口膜扎孔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皿封口膜扎孔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皿封口膜扎孔结构,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面设置有围护架,垫板的顶面摆放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的顶部设置有封口膜,培养皿的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压板的顶面设置有牵拉柱,所述牵拉柱贯穿升降板和围护架的顶板,牵拉柱的顶端设置有指环,围护架的顶板上插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推杆的底面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面设置有针体,垫板的顶面设置有橡胶限位条。
优选的,所述垫板呈圆形板状结构,围护架呈圆弧形框架结构,围护架沿着垫板的顶面边缘排列。
优选的,所述压板呈圆形板状结构,压板的底面直径与培养皿的顶面外径相等,通孔呈圆孔形结构,通孔设置有多个,通孔的数量大于四十。
优选的,所述牵拉柱呈圆形柱体结构,牵拉柱设置有两组,两组牵拉柱关于压板的圆心对称分布,指环呈圆环形结构,指环处于围护架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推杆呈“T”字形圆柱结构,推杆的顶面呈圆弧形曲面,弹簧固定在推杆的顶部板体底面与围护架的顶面之间,升降板呈圆形板状结构,针体与通孔一一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培养皿封口膜扎孔结构在围护架顶面插接推杆,推杆被弹簧弹性牵引,且推杆底部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底面加设有针体,如此向下按压推杆即可带动多组针体对培养皿上部的封口膜同时扎孔,提高扎孔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培养皿封口膜扎孔结构在围护架顶面插接牵拉柱,牵拉柱底面固定在压板表面,压板压在封口膜上,针体插入通孔后对封口膜扎孔,避免针体偏斜划破封口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垫板1、围护架2、培养皿3、封口膜4、压板5、通孔6、牵拉柱 7、指环8、推杆9、弹簧10、升降板11、针体12、橡胶限位条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5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雾式旋风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抗水击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