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63157.9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9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登岭 |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1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神经内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病床,所述病床两侧板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两个所述高度调节机构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锻炼机构。该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装置,与现有的康复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病人在病床上自主进行上肢的锻炼,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能够根据病人自身条件调节的高度,因为本高度调节机构是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原理来达到调节高度的目的,而蜗轮蜗杆具有自锁的功能,所以不用担心出现意外,而且本高度调节机构的调节方式简单,可由病人自主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一些神经受过伤的病人,需要对其上肢进行康复训练,因此需要一种针对于神经内科病人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现有的专利(公共号 CN209696169U)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便移式底座,所述便移式底座的上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外杆,所述外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升降定位机构,所述外杆的内部设置有内杆,所述升降定位机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拉环,所述升降定位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内杆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吻合槽,所述便移式底座的上端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腿部训练机构。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对于四肢较为不便的病人,在使用该装置时,需要医护人员将病人搀扶到该装置的座椅上,才能进行康复训练,无法进行自主锻炼,这样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2、该装置的升降定位机构是通过调节拉环然后手动调节座椅高度,该方法无法由四肢较为不便的病人自主调节,操作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如下不足:1、对于四肢较为不便的病人,在使用该装置时,需要医护人员将病人搀扶到该装置的座椅上,才能进行康复训练,无法进行自主锻炼,这样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2、该装置的升降定位机构是通过调节拉环然后手动调节座椅高度,该方法无法由四肢较为不便的病人自主调节,操作比较麻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病床,所述病床两侧板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两个所述高度调节机构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锻炼机构。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轴承、第一蜗杆、第二步进电机、螺纹柱和第二轴承,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顶部内圈均固定套接有螺纹筒,两个所述螺纹筒顶部均螺纹套接有螺纹柱,两根所述螺纹柱之间固定安装有锻炼机构,两根所述螺纹筒底部外壁均固定套接有第一蜗轮,两个所述第一蜗轮分别啮合有第一蜗杆,所述病床的床头板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箱,两个所述第一安装箱内部底板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步进电机,两根所述第一蜗杆分别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贯穿相对应的第一安装箱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板,并与相对应的第二步进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登岭,未经王登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31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多种飞机挂架的空中加油吊舱
- 下一篇:一种地基土岩静荷载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