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强捻纱退绕圈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62300.2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2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创程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04 | 分类号: | B65H59/04;B65H54/54;B65H49/26;B65H49/36;D06B1/00;D06B23/20;D02J1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邱晓琳;夏楠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强捻纱退绕圈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强捻纱退绕圈缩装置,涉及纱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线轴活动座,线轴活动座顶面的中部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垂直于安装底座所在平面的活动套接轴,活动套接轴的外部可拆卸安装有与线轴活动座为活动连接的强捻纱线轴。上述方案,套接筒座通过定位侧板与安装底座连为一体,在装置工作过程中,通过套接筒座内部的内置弹簧向套接滑杆和弧面平压板施加推力,让防滑胶垫贴合于强捻纱线轴的外侧面,利用防滑胶垫向强捻纱线轴施加侧压力,从而增加强捻纱线轴转动放线受到的摩擦,使得强捻纱受力紧绷,避免了强捻纱在退绕过程中出现回缩起圈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强捻纱退绕圈缩装置。
背景技术
强捻纱包括纺纱时捻度明显高于普通纱捻度的单纱、以及在并线合股加捻时采用与单纱捻向相同的合股线;强捻纱在面料中使用可使面料具有特殊的手感和外观,而越来越多地在服装面料中使用。
但现有的强捻纱内部具有很强的内应力,松弛状态下极易回缩捻圈;无论用在针织纬编或机织纬纱时为了保证引入的纱线张力比较均匀,通常纱线退绕至储纬器,再从储纬器上引出使用;常规纱线均能正常工作,但对于强捻纱却极易产生圈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强捻纱退绕圈缩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强捻纱内部具有很强的内应力,松弛状态下极易回缩捻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强捻纱退绕圈缩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线轴活动座,所述线轴活动座顶面的中部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垂直于所述安装底座所在平面的活动套接轴,所述活动套接轴的外部可拆卸安装有与所述线轴活动座为活动连接的强捻纱线轴,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线轴活动座左侧的定位侧板,所述定位侧板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三个并列等距分布的弹力杆,所述定位侧板的右侧通过三个所述弹力杆活动安装有与所述强捻纱线轴的外侧面相贴合的阻尼压板,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线轴活动座右侧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加湿器,所述定位支架的顶端活动安装有与所述加热加湿器的输出端口相连通的活动过纱筒。
优选地,所述弹力杆包括套接筒座,所述套接筒座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内置弹簧,所述内置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套接筒座的右端为活动套接的套接滑杆,所述套接滑杆的右端与所述阻尼压板的左侧面为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阻尼压板包括弧面平压板,所述弧面平压板为一体形成的弧形金属板,所述弧面平压板右侧的内凹弧面固定粘接有与所述强捻纱线轴的外侧面相贴合的防滑胶垫,所述防滑胶垫为一体形成的软质橡胶板。
优选地,所述定位支架包括定位底板,所述定位底板顶面的前后两侧边均固定安装有垂直于所述安装底座所在平面的侧立杆。
优选地,所述加热加湿器包括加湿机组,所述加湿机组固定安装在所述定位底板顶面的中部,所述加湿机组顶部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活动过纱筒的内腔相连通的通风软管,所述通风软管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内置电热线圈。
优选地,所述活动过纱筒包括过纱筒体,所述过纱筒体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内置电热线圈的顶端为固定连接的加湿口,所述过纱筒体前后两侧面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侧立杆的顶端为活动连接的活动轴。
优选地,所述过纱筒体为一体形成的金属筒体,所述过纱筒体的两端均呈喇叭状,所述过纱筒体的外侧端口均经过打磨抛光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创程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创程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2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