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防溢胶导电胶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61770.7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东士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9/02 |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刘海莉 |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防溢胶 导电 胶带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导电胶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防溢胶导电胶带,包括胶带本体、防溢胶层和固胶条,所述胶带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耐磨层、阻燃层、缓冲层、防溢胶层、导电胶层和防护内层,所述防溢胶层内设有固胶条,且固胶条内设有空腔,所述阻燃层内设有连接丝,且阻燃层内表面连接有第一胶块,所述第一胶块外侧连接有第二胶块,且第一胶块和第二胶块之间设有通腔,所述缓冲层内设有发泡棉,所述防护内层内设有透气通道。该高强度防溢胶导电胶带,通过在胶带内部增加防溢料层,并配合内部的固胶条,在胶带处于变形状态时,利用固胶条内部的空腔对胶料进行吸附,能够牢牢的将胶料锁在胶带内部,从而达到了很好的防溢料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电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防溢胶导电胶带。
背景技术
电子电气设备上有各种各样的电子元器件,各电子元件都会辐射电磁波从而使相互之间产生电磁干扰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车载电子设备由于设计公差、装配等要求存在各种具有潜在辐射可能性的电磁孔缝,手机、电脑等需要将多种元器件装配到电路板上,在狭窄的结构空间里,电磁干扰问题更为复杂和严重,采用金属屏蔽罩等会增加设备体积和重量,而使用导电胶带则具有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而且可以填充到一些需屏蔽的缝隙中。
然而目前的导电胶带多数仅仅具有单一的导电功能,而且一般只有导电胶和离型层,其抗压抗震以及阻燃性能不佳,同时电极点处高低不平产生溢胶的现象,致使成品组件易出现各类不良,从而导致整体实用性降低,因此,需要一种高强度防溢胶导电胶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防溢胶导电胶带,旨在解决目前的导电胶带多数仅仅具有单一的导电功能,而且一般只有导电胶和离型层,其抗压抗震以及阻燃性能不佳,同时电极点处高低不平产生溢胶的现象,致使成品组件易出现各类不良,从而导致整体实用性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强度防溢胶导电胶带,包括胶带本体、防溢胶层和固胶条,所述胶带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耐磨层、阻燃层、缓冲层、防溢胶层、导电胶层和防护内层,所述防溢胶层内设有固胶条,且固胶条内设有空腔,所述阻燃层内设有连接丝,且连接丝的两端与阻燃层内表面相互连接,并且阻燃层内表面连接有第一胶块,所述第一胶块外侧连接有第二胶块,且第一胶块和第二胶块之间设有通腔,并且第一胶块和第二胶块与阻燃层和缓冲层相互贴合,所述缓冲层内设有发泡棉,所述防护内层内设有透气通道,且防护内层内表面设有吸光布。
优选的,所述阻燃层内等间距分布有连接丝,且连接丝呈弧形状结构,并且连接丝的数量长度与阻燃层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内填充有发泡棉,且缓冲层与第二胶块为贴合连接,并且发泡棉与缓冲层为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内层长度与透气通道长度相同,且防护内层与吸光布为粘性连接,并且透气通道弧度与防护内层弧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胶条内等间距分布有空腔,且固胶条等间距分布在防溢胶层内,并且透气通道弧度与防护内层弧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块和第二胶块为相同结构,且第一胶块与第二胶块为贴合连接,并且固胶条呈弧形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强度防溢胶导电胶带,
1.通过在胶带内部增加防溢料层,并配合内部的固胶条,在胶带处于变形状态时,利用固胶条内部的空腔对胶料进行吸附,能够牢牢的将胶料锁在胶带内部,从而达到了很好的防溢料效果;
2.通过在阻燃层和缓冲层内设置两个相同结构的胶块,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胶块的活动,对胶带内部产生负压,使胶料复位到固胶条内,并且能够融化成液状为胶带补充胶料,增加了胶带的整体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东士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东士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17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