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压供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57707.6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0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奇;李智;张晓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B11/06 | 分类号: | E03B11/06;E03B7/07;E03B11/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压供水系统,涉及叠压泵站供水技术领域,包括:进水管道包括第一段管道和第二段管道,所述第一段管道一端和所述第二段管道一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段管道用于储存水,所述第一段管道一端用于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叠压泵用于给市政供水管网末端加压;所述稳流补偿器罐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段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稳流罐出水口与所述叠压泵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道一端与所述叠压泵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道的另一端用于与供水管连接;以及止回阀安装在所述叠压泵出水口的管道上。利用第一段管道存储水,在不增加建设水箱或水池的条件下,实现对供水的水量和水压调节,减少市政供水管网末端水量和水压不足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压泵站供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压泵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些在市政供水管网末端的偏远自然村落,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且用地属性敏感,常不能保证用户端的水压稳定,而需要直接采用增加叠压泵的方式增压,又容易对市政供水管网末端的周边用户水压造成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叠压供水系统,保证末端管网周边用户的用水水压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叠压供水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包括第一段管道和第二段管道,所述第一段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管道一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段管道用于储存水,所述第一段管道另一端用于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叠压泵,用于给市政供水管网末端加压;稳流补偿器罐,所述稳流补偿器罐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段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稳流补偿器罐出水口与所述叠压泵进水口连接;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一端与所述叠压泵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道的另一端用于与供水管连接;以及止回阀,安装在所述叠压泵出水口的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段管道的管径和长度满足如下关系式:qT≤πd2L/4;其中,q为叠压泵供水流量,T为用水高峰时长,d为第一段管道内径,L为第一段管道的长度。
所述第一段管道的管径和长度由供水管网末端的调节容积决定。
进一步的,所述叠压泵为多个,所述叠压泵通过并联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叠压泵为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叠压供水系统还设置有变频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叠压泵。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用于显示进水管道的水压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叠压供水系统设置有稳压补偿器罐,所述稳压补偿器罐与所述出水管道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叠压泵前设置具有第一段管道和第二段管道的进水管道,利用第一段管道进行存储水,在不增加建设水箱或水池的条件下,实现对市政管网末端供水的水量调节,并起到稳定市政供水管网末端水压的作用,改善市政供水管网末端周边用户用水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叠压供水系统的左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右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一个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57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简易称量装置
- 下一篇:布袋式脱硫脱硝除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