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罐的稳定支撑进出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56200.9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1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韦佳;叶亮;宋尧;李碧仙;沈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04 | 分类号: | B65D88/04;B65D90/12;B65D88/5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支撑 进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罐的稳定支撑进出管结构,包括球罐罐体以及在球罐罐体上极开设的介质进出口,所述介质进出口与设置在球罐罐体内的内伸管连接,所述内伸管呈弧形且贴近于球罐罐体内壁布置,所述内伸管上端与介质进出口相连,其下端沿球罐罐体内壁延伸至球罐罐体内底部位置。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介质进出口开在球罐上极的情况下,通过在球罐内设置紧贴罐壁的弧形内伸管,以便于内伸管在球罐内的稳定支撑,避免出料时的震动,而且内伸管下端开口能够尽量靠近球罐底部,有利于排净罐内介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球罐的稳定支撑进出管结构,适用于贮存VCM介质球罐的进出管的稳定支撑结构或者应用于其它贮存高度极度危害介质的球罐。
背景技术
在氯乙烯装置中,针对VCM球罐,VCM介质特性为:极易爆,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比空气密度大,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确认为人类致癌物。球罐进出口位置和结构的设计不但要保证工艺目的的实现,还要满足安全性、经济性的要求。在化工生产中,类似的极度高度危害介质很多,对于此类介质的球罐,以VCM球罐为例,进行探究。球罐由上至下,依次分上极带、上温带、赤道带、下温带、下极带,球罐进出口位置一般设置在球罐的下极,采用下极开孔,进出口锻件管整体补强的方式,出口管带破涡器,这种方式制造、安装比较方便,利于排净球罐内物料,但如果进出口管的法兰接头或紧急切断阀破坏,由于球罐容积大,储存量多,一旦有裂口,球罐内介质会持续从底部泄漏,而且球罐通常几个,乃至几十个放在一起,对于易爆、有毒害VCM介质,如果发生事故,一定是灾难性事故。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球罐结构中,有将球罐液体进出口开在上极的设计,液体必须从球罐顶部送出,由于VCM是饱和液体,无法通过泵将液体从球罐抽出,只能采用氮气加压或者压缩机压送的方式才能将球罐中的物料送出。现有进出口设置在球罐上极的结构通常按如下方式设置:
(1)进出口开在上极,进出口不带内伸管。这种方式采用球罐上极开孔,进出口用锻件管整体补强。对于进口管,由于球罐一般是十几米高,液体从十几米高的顶部直接冲击底部,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并且液体飞溅,产生静电,对于易爆的介质非常危险。对于出口管,不带内伸管,需要将液体直接从球罐中吸走,从工艺上来说无法实现。
(2)进出口开在上极,出口带内伸直管,内伸直管底部支撑。如图1所示,这种方式采用球罐上极开孔,介质进出口2用锻件管整体补强,出口在锻件管下方焊接内伸管3连通到球罐底部,内伸管底部用套管加调节螺栓的内伸管支撑组件4进行定位,这解决了球罐内介质从出口管抽出的问题,但是这种支撑结构不太稳定,对于大直径的球罐,很长一部分内伸管支撑不到,在介质流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动,出口管稳定性存在问题。
(3)进出口开在上极,出口带内伸直管,内伸管全段加筋支撑。如图2所示,这种方式采用球罐上极开孔,进出口用锻件管整体补强,出口在锻件管下方焊接内伸管3,内伸管每隔2~3米加筋板,将筋板作为内伸管支撑组件4,其一端焊在内伸管上,另一端焊在球罐内壁,支撑距离长,支撑稳定性差。而且在大型球罐中,非常耗费材料,也存在罐底的介质无法排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进出口开在球罐上极的情况下,减小出料时内伸管震动,且支撑稳定性好,并能排净罐内介质的球罐的稳定支撑进出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球罐的稳定支撑进出管结构,包括球罐罐体以及在球罐罐体上极开设的介质进出口,所述介质进出口与设置在球罐罐体内的内伸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伸管呈弧形且贴近于球罐罐体内壁布置,所述内伸管上端与介质进出口相连,其下端沿球罐罐体内壁延伸至球罐罐体内底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罐的稳定支撑进出管结构,其所述呈弧形的内伸管与球罐罐体同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罐的稳定支撑进出管结构,其所述呈弧形的内伸管通过若干均匀布置在球罐罐体上的内伸管支撑组件安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56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虹膜光圈式变径阀门
- 下一篇:一种环保工程用空气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