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混合搅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54033.4 | 申请日: | 2020-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3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书林;王海平;周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C5/32 | 分类号: | B28C5/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混合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腔的中部活动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上下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内腔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主轴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该混凝土混合搅拌装置,通过在罐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主轴,并在主轴的上下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活动套,并在活动套的外侧面等距离安装有搅拌杆,当混凝土从罐体的顶端投入时,混凝土给予的压力便会传导至活动套上,此时活动套内腔的缓冲弹簧随即被压缩带动活动套相对主轴进行移动,减缓主轴本身所受到的压力,从而实现了可减小主轴压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混合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混合搅拌,在实际使用时需要采用搅拌机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装置一般为电机带动搅拌杆的旋转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但当混凝土从搅拌装置的上方倒入时,此时搅拌杆和主轴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导致主轴寿命的下降造成整个装置使用寿命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混合搅拌装置,具备可减小主轴压力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腔的中部活动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上下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内腔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主轴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的外侧面等距离固定安装有搅拌杆。
优选的,位于顶端的所述活动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入料罐,所述入料罐的外侧面等角度开设有离心孔。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顶端贯穿罐体的底端且与主轴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罐体底端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上均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端活动安装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外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清洁块,所述清洁块的外侧面与罐体的内侧面相接触,所述主轴的中部固定套接有缓冲垫。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混凝土混合搅拌装置,通过在罐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主轴,并在主轴的上下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活动套,并在活动套的外侧面等距离安装有搅拌杆,当混凝土从罐体的顶端投入时,混凝土给予的压力便会传导至活动套上,此时活动套内腔的缓冲弹簧随即被压缩带动活动套相对主轴进行移动,减缓主轴本身所受到的压力,从而实现了可减小主轴压力的优点。
2、该混凝土混合搅拌装置,通过在顶端活动套的顶端固定有入料罐,并在入料罐的外侧面开设有离心孔,当需要投入混凝土时可通过向入料罐的内部投入混凝土,此时可通过开启电机即可带动主轴的旋转进而带动活动套的旋转进一步带动入料罐的旋转,因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即可将混凝土从离心孔甩出,避免混凝土落入罐体的中部造成堵塞,从而实现了可避免搅拌时混凝土中部堵塞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箱和挡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套和主轴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54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内科专用心血管造影推注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流仓储货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