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51894.7 | 申请日: | 2020-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6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化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化腾 |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混凝土 构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架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工作杆,所述履带的表面通过滑块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母固定夹,所述活动杆的表面通过第二连接柱活动连接有子固定夹。该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支撑架、支撑杆、母固定夹、子固定夹、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设置,可将该装置放置在地面,支撑架和支撑杆工作,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该装置结构更加稳定,固定夹工作,可以根据构造柱大小进行调节,双层螺纹杆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
背景技术
构造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是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现有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在使用时,大多采用传统方法,挖坑、装填再到埋没,成本较大,且在拆卸时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架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工作杆,所述工作杆的内部设置有履带,所述履带的表面通过滑块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母固定夹,所述活动杆的表面通过第二连接柱活动连接有子固定夹。
可选的,所述母固定夹和子固定夹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
可选的,所述固定片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固定片表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
可选的,所述母固定夹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混凝土构造柱。
可选的,所述履带的内部相啮合有齿轮。
可选的,所述齿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摇把,所述摇把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通过支撑架、支撑杆、母固定夹、子固定夹、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设置,使用时,可将该装置放置在地面,支撑架和支撑杆工作,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该装置结构更加稳定,固定夹工作,可以根据构造柱大小进行调节,双层螺纹杆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
2、该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通过活动杆、工作杆、履带、滑块和摇把的设置,使用时,转动摇把,使得齿轮转动,进而使得履带传动,从而带动固定夹进行移动,继而使得该装置在拆卸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避免了传统拆卸的费时费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母固定夹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履带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化腾,未经赵化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51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年病科护理用输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纺用双层抽褶花边一次成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