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分离式壳体结构及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48616.6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6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道均;李璇;王瑞军;徐玉超;矫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04;H01M50/258;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分离 壳体 结构 | ||
一种电池模组分离式壳体结构及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分离式壳体结构包括外包络和顶盖;外包络为U型,包括底板和一对侧板,一对侧板分别连接于底板的两侧以形成容纳电芯的容纳腔,其中,一对侧板的顶部分别设有台阶结构;顶盖为倒U型,包括盖板和一对立板,一对立板分别连接于盖板的两侧,顶盖通过一对立板可拆卸地连接于一对侧板上。外包络和顶盖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当安装电芯时,将电池模组外壳结构的顶盖拆卸下来并将电芯装入容纳腔中,安装完成后,将顶盖盖设于外包络上,形成完整的电池模组外壳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芯只能从一体式外壳的一端穿入而造成的电芯泄漏的问题以及一体式外壳应用范围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分离式壳体结构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备受关注,而电池模组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电动汽车的动力之源。一般电池模组内部由若干个电池单体通过不同的串并联方式组合而成,而外部多数是通过金属外壳和两个端板组成笼式结构作为对内部电芯的防护层。
目前行业上的趋势是,电池模组外壳结构设计成一体式结构,且多数是通过金属型材拉伸成型,最终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这种一体式结构成型技术及工艺相对成熟,良品率较高,但这种一体式结构的外壳,在模组组装时存在如下问题:
1、单体电池只能通过一体式外壳的一端穿入,当单体为软包电芯时,在穿入过程中极易产生电芯被刮碰造成电芯漏液,致使整个模组报废;
2、这种一体式外壳应用范围小,仅适用于软包电芯,方壳电芯无法适用,通用率低。
因此,期待发明一种电池模组分离式壳体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体电池只能从一体式外壳的一端穿入而造成的电芯泄漏的问题以及一体式外壳应用范围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分离式壳体结构及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体电池只能从一体式外壳的一端穿入而造成的电芯泄漏的问题以及一体式外壳应用范围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分离式壳体结构,包括外包络和顶盖;
所述外包络为U型,包括底板和一对侧板,所述一对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以形成容纳电芯的容纳腔,其中,所述一对侧板的顶部分别设有台阶结构;
所述顶盖为倒U型,包括盖板和一对立板,所述一对立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盖板的两侧,所述顶盖通过所述一对立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一对侧板上。
可选地,所述立板的内侧通过焊接工艺与所述侧板的外侧相焊接。
可选地,所述立板和所述侧板的焊接面积范围为15~25mm。
可选地,所述立板的端面与所述台阶结构的台阶面相配合以确保所述立板与所述侧板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可选地,所述外包络和所述顶盖的内表面分别粘贴有绝缘膜。
可选地,所述侧板的厚度D2为所述立板的厚度D1的2倍。
可选地,所述立板的厚度D1范围为1.3~1.7mm。
可选地,所述底板和所述一对侧板通过拉伸成型工艺形成;
所述盖板和所述一对立板通过拉伸成型工艺形成。
可选地,所述外包络和所述顶盖的材质均为铝。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所述的电池模组分离式壳体结构和一对端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8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绞铜机放线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控柜散热除湿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