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循环球转向螺母支承结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8234.3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9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苗雪;姜殿鑫;王长福;邓庆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华隆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B62D3/1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循环 转向 螺母 支承 结构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循环球转向螺母支承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中心设有圆孔,支承座垫与支承座成对配合,支承座垫的外侧弧面与支承座的弧面一致,支承座垫通过凸台以较大的过盈量压入支承座的圆孔中;支承座垫和支承座整体装入壳体的孔中;支承座外圆表面与壳体的孔是小间隙或过渡配合;支承座垫以半包围式与转向螺母接触;调整螺塞以外螺纹的方式拧入壳体的内螺纹孔中,在支承座垫对转向螺母支承后,将支承座轴向固定在壳体孔中;锁紧螺母贴紧在壳体端面,并固定在调整螺塞上。不论转向螺母在任何位置,都能提供一个支承力,来克服翻转力矩产生的径向力的影响,使转向螺母能平稳有效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循环球转向螺母支承结构组件,用于车辆转向器领域。
背景技术
转向螺母在移动过程中,来自螺旋弹道的钢球的支承力始终存在,但当转向螺母偏离行程中间位置时,由于来自齿轮对转向螺母的力将对其产生一个翻转力矩,当转向螺母与壳体配合时,该翻转力矩将以径向力的形式作用在壳体上,由于壳体受到额外力的作用而导致内孔出现失效。如果转向螺母与壳体非接触,则该径向力将传递给螺杆或者轴承等部件,导致螺杆的弹道出现点蚀失效,或者钢球出现碎裂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循环球转向螺母支承结构组件,是一种支承结构,不论转向螺母在任何位置,都能提供一个支承力,来克服翻转力矩产生的径向力的影响,使转向螺母能平稳有效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械循环球转向螺母支承结构组件,包括:壳体、支承座垫、支承座;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中心设有圆孔,支承座垫与支承座成对配合使用,支承座垫的外侧弧面与支承座的弧面一致,支承座垫通过凸台以较大的过盈量压入支承座的圆孔中;支承座垫和支承座整体装入壳体的孔中,支承座外圆表面与壳体的孔是小间隙或过渡配合;支承座垫以半包围式与转向螺母接触;调整螺塞以外螺纹的方式拧入壳体的内螺纹孔中,在支承座垫对转向螺母支承后,将支承座轴向固定在壳体孔中;锁紧螺母贴紧在壳体端面,并固定在调整螺塞上。
所述的支承座垫是带有PTFE和铜层涂覆的钢板。
所述的支承座的圆弧内表面与支承座垫的圆弧内表面紧密配合。
所述的支承座与壳体为小间隙或者过渡配合。
所述的调整螺塞的螺纹表面涂螺纹密封胶。
所述的调整螺塞的端面设计六角孔或均布圆孔或端面铣槽。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支承座垫和支承座通过调整螺塞和锁紧螺母共同被安装在壳体上,对转向螺母起支承作用,当转向螺母处在行程中间位置时,由于螺旋弹道中钢球对转向螺母的支承作用,支承坐垫对转向螺母的支承力可忽略不计。当转向螺母不在行程中间位置时,转向螺母将会受到一个翻转力矩的作用,此时支承坐垫和支承座就会提供给转向螺母一个支承力,来抵消翻转力矩的影响,使转向螺母能平稳有效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循环球转向螺母支承结构组件在行程中间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循环球转向螺母支承结构组件的侧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承结构组件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螺母支承座垫结构组成。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循环球转向螺母支承结构组件的调整螺塞圆孔端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循环球转向螺母支承结构组件的调整螺塞端面铣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华隆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华隆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8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商管理用教学模具
- 下一篇:一种高隔声带通风栅的逃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