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用机械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7985.3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4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殷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氟隆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2 | 分类号: | F04D29/12;F04D29/40;F04D29/6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刘文艳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密封件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泵用机械密封件,涉及密封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环座、补偿环以及补偿胶圈,固定环座为中空环形结构,静环装置包括被补环,补偿环一表面与被补环一表面连接,转动装置包括电机轴,固定环座内表面与电机轴外表面焊接,补偿胶圈内表面与电机轴连接,补偿环内表面设有环形凹槽,补偿胶圈外表面与补偿环凹槽表面连接,舱体装置包括螺纹座,螺纹座内表面设有螺纹,被补环一表面与螺纹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泵用机械密封件通过设置舱体装置,使装置可以通过螺纹座与螺纹盖旋转配合打开舱体,可以使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方便更换,并且舱体设置在泵机外部,更加方便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用机械密封件。
背景技术
在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中,安置密封装置和密封元件的作用,在于防止工作介质的泄漏以及外界尘埃和异物的侵入,设置在密封装置中、起密封作用的元件称为密封件,密封方式主要分为迫紧密封、唇形密封、旋转密封和机械密封,其中机械密封是指由至少一对垂直于轴线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的作用下,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并相对滑动而构成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
现有技术下泵用机械密封件有着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效果不佳,容易磨损,并且方便更换补偿环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泵用机械密封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用机械密封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密封效果不佳,容易磨损,不方便更换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泵用机械密封件,包括固定环座、补偿环以及补偿胶圈,所述固定环座为中空环形结构,所述补偿环为中空环形结构,所述补偿胶圈为环形结构,所述静环装置包括被补环,所述被补环为中空环形结构,所述补偿环一表面与被补环一表面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轴,所述固定环座内表面与电机轴外表面焊接,所述补偿胶圈内表面与电机轴连接,所述补偿环内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补偿胶圈外表面与补偿环凹槽表面连接,所述舱体装置包括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为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螺纹座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电机轴穿过螺纹座中空部位,所述被补环一表面与螺纹座连接,所述固定环座为中空环形结构,所述补偿环为中空环形结构,所述补偿胶圈为环形结构,所述被补环为中空环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动环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固定环座一表面焊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补偿环一表面焊接,动环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主动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静环装置还包括被补胶圈,所述被补胶圈内表面与被补环外表面连接,静环装置的主要作用是,被动配合动环装置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转动机以及机座,所述电机轴与转动机旋转配合,所述转动机一表面与机座上表面连接,转动装置的主要作用是连接。
优选地,所述舱体装置还包括防漏胶圈、螺纹盖以及泵机盖,所述防漏胶圈一表面与螺纹座一表面连接,所述螺纹座与螺纹盖旋转配合,所述泵机盖内表面与螺纹盖外表面焊接,舱体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使得机械密封件外置于泵机,方便拆卸更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环座、弹簧以及补偿环,弹簧可以一直加压给补偿环,使得补偿环一直与被补环压力连接,解决了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补偿环磨损后,弹簧持续加压,使得补偿环一直牢固地与被补环压力连接,不会使液体泄漏;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补环胶圈、被补胶圈以及防漏胶圈,使得整个设备的缝隙被胶圈填补,这样能比较好的防止泄漏,使装置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舱体装置,使装置可以通过螺纹座与螺纹盖旋转配合打开舱体,可以使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方便更换,并且舱体设置在泵机外部,更加方便拆卸。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氟隆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氟隆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7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