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铜导线的拉丝退火冷却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46137.0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8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段和平;王正元;文雅;缪勇;徐方兵;周成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凯乐量子通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C22F1/08;B21C1/02 |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乔士铖 |
| 地址: | 43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导线 拉丝 退火 冷却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铜导线的拉丝退火冷却模具,属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电缆铜导线的拉丝退火冷却模具,包括进线导板、出线导板、主模板、副模板和换向导轮;所述的主模板的上端端头对称状安装有进线导板和出线导板;主模板的一侧活动铰接连接有副模板;副模板一侧设置有搭接锁具;装配时,将副模板与主模板扣合后,副模板能通过搭接锁具与主模板锁紧连接;此时进线导板和出线导板与副模板的上端密封连接。该电缆铜导线的拉丝退火冷却模具,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解决了现有喷淋冷却方式存有的降温不均匀和降温速率快的问题;满足了电缆铜导线退火冷却使用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铜导线的拉丝退火冷却模具,属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缆生产领域,铜导线因为具有导电率高的特性,而常常作为电缆的导电线使用。目前现有的铜导线一般是由原料铜棒经拉丝设备加工呈特定的直径后制得的。铜导线拉丝过程中,由于存有变形量大,极易造成铜线内部结构中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铜导线拉丝过程中,需要经过退火工艺处理,从而使铜导线达到电缆使用的标准。现有铜导线的退火装置,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14324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电力电缆用退火装置,其采用的是喷淋冷却的方式完成铜导线的退火冷却工序,其存有降温不均匀和降温速率过快导致的退火质量不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拉丝退火冷却模具,以解决现有铜导线退火冷却方式存有的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巧妙,以解决现有铜导线拉丝退火冷却方式存有的降温不均匀和降温速率快问题的电缆铜导线的拉丝退火冷却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铜导线的拉丝退火冷却模具,包括进线导板、出线导板、主模板、副模板和换向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模板的上端端头对称状安装有进线导板和出线导板;主模板的一侧活动铰接连接有副模板;副模板一侧设置有搭接锁具;装配时,将副模板与主模板扣合后,副模板能通过搭接锁具与主模板锁紧连接;此时进线导板和出线导板与副模板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的副模板与主模板均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均由模板本体构成;模板本体上对称状设置有进线槽和出线槽;进线槽和出线槽之间的模板本体上通过安装密封胶条的形式设置有内密封圈层;进线槽和出线槽外侧的模板本体上通过安装密封胶条的形式设置有外密封圈层;内密封圈层和外密封圈层之间的模板本体上设置有装配沉槽;装配沉槽的内部装有密封环;进线槽和出线槽与装配沉槽连通;所述的主模板的进线槽下部设置有进风孔;主模板的出线槽的内部呈上下状设置有溢流孔和进水孔;主模板的装配沉槽内通过转轴活动装有换向导轮。
所述的主模板的进线槽和出线槽下部与装配沉槽之间装有密封块;密封块内设置有密封通孔;主模板的进线槽通过密封通孔与装配沉槽连通;所述的副模板上与密封块相向设置有避让沉孔;密封块与避让沉孔间歇嵌入连接。
所述的进线导板的内部设置有呈锥型的进线孔;进线孔与主模板和副模板上的进线槽呈相向对应的关系。
所述的出线导板有底板和面板构成;主模板的上端端头装有底板;底板上装有面板;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呈锥型的出线孔A;出线孔A与主模板和副模板上的出线槽呈相向对应的关系;出线孔A下端四周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面板的中部设置有导向锥体;导向锥体延伸至出线孔A的内部并与之存有一定间隙;导向锥体四周的面板之间设置有进风环腔;进风环腔通过连通孔与外界连通;导向锥体的内部设置有出线孔B;进风环腔通过导向锥体与出线孔A之间的间隙与其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电缆铜导线的拉丝退火冷却模具,结构紧凑、设计巧妙;通过风遇冷冷却和浸没冷却的方式完成铜导线的拉丝退火冷却工序;由此解决了现有喷淋冷却方式存有的降温不均匀和降温速率快的问题;满足了电缆铜导线退火冷却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凯乐量子通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凯乐量子通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6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光纤预制棒固定夹具
- 下一篇:一种导热管预压拔棒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