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内圈三点接触球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44217.2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8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爽;吴非;燕萍;尹洪涛;张煦;王忠强;朱衷良;吴欢;臧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9/16 | 分类号: | F16C19/16;F16C33/58;F16C33/66;F16C37/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孙丽珠 |
| 地址: | 1163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圈 点接触 球轴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内圈三点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第一内圈、第二内圈、钢球及保持架;外圈和第一内圈、第二内圈上设有对应配合形成滚道的沟道,钢球设置在保持架中并装配在滚道内,钢球与滚道三点接触配合;所述第一内圈一端面与第二内圈一端面之间形成两个内圈的贴合处;靠近贴合处的第一内圈的端面上均匀开设有注油孔,第二内圈的内径开设有润滑油槽,所述润滑油槽在第二内圈上开设的位置与第一内圈的注油孔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内圈的结构设计方式,改善轴承润滑条件,提高轴承散热性能和使用寿命;保持架设计成凸台结构,提高轴承的高速性能,轴承设计为内引导;退卸槽的结构设计,解决轴承安装到轴上后的拆卸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点接触球轴承,具体的涉及一种双内圈三点接触球轴承,属于轴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点接触球轴承应用于某燃气轮机中,用于支撑燃气轮机主轴旋转。该轴承工作时主要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及一定的轴向载荷,轴承工作温度高,转速高且要便于维护,为满足所需工况的使用要求,急需设计一种受力性能好、散热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特殊结构三点接触球轴承。
发明内容
针对该工况对轴承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某燃气轮机中用于支撑主轴旋转的一种双内圈三点接触球轴承,该轴承能够切实满足用户安装及使用工况需求,拆装方便,提高轴承散热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内圈三点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第一内圈、第二内圈、钢球及保持架;外圈和第一内圈、第二内圈上设有对应配合形成滚道的沟道,钢球设置在保持架中并装配在滚道内,钢球与滚道三点接触配合;所述第一内圈一端面与第二内圈一端面之间形成两个内圈的贴合处;靠近贴合处的第一内圈的端面上均匀开设有注油孔,第二内圈的内径开设有润滑油槽,所述润滑油槽在第二内圈上开设的位置与第一内圈的注油孔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第二内圈上开设的润滑油槽通向第一内圈端面上的注油孔,润滑油槽与注油孔之间形成连通的油路;
润滑油槽一端靠近注油孔,从润滑油槽的另一端喷射油雾,对轴承进行强制润滑,润滑油可以直接进入轴承滚道中间部位。
所述的第一内圈端面上的注油孔为径向孔,注油孔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注油孔在第一内圈端面上等距离均匀分配;
所述的第二内圈上开设的润滑油槽为轴向槽,润滑油槽的数量与注油孔的数量相对应,各条润滑油槽在第二内圈内径等距离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内圈的贴合处内径倒角设计为30°;此设计不同于圆角的是轴承内径与轴配合安装后,可以增大润滑油路的空间,便于润滑油进入轴承内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双内圈的结构设计方式,改善轴承润滑条件,提高轴承散热性能和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内圈的内径导角为30°;第二内圈的内径导角为3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内圈三点接触球轴承,为了提高轴承的高速性能,轴承设计为内引导,并且尽量减轻保持架重量;所述的保持架内径、外径分别均匀设有凸台结构,延伸至保持架内径方向的凸台为内径凸台,延伸至保持架外径方向的凸台为外径凸台,内径凸台与外径凸台之间的保持架部分为保持架梁,每相邻的两个保持架梁及其各自的内径凸台、外径凸台形成保持架兜孔;
进一步的,每相邻两个保持架梁的内径凸台的兜孔直径、外径凸台的兜孔直径略小于钢球直径;此设计装配时,钢球从保持架外径方向压入,使钢球旋转灵活且不能从内、外径方向掉出,并且,在装配工序中钢球与保持架形成一个装配组件,再与轴承套圈配合,便于安装及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持架的内、外径凸台分别设计成导圆角结构,以免钢球在安装时与凸台结构摩擦产生碰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42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成型模内加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真空夹胶玻璃生产用裁片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