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胸瓶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3512.6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4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彭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用胸瓶固定架,该固定架包括用于放置胸腔引流瓶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向上连接有一对伸缩拉杆,两个所述伸缩拉杆之间设有网格板,用于调整置入深度不同的胸腔引流管并悬挂胸腔引流瓶。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胸腔引流瓶可悬挂在网格板上,解决两根以上管路床高要求,又能防止意外踢翻情况发生;可通过伸缩拉杆随拉随走,方便省力,减少患者负担;胸腔引流瓶随时与地面平行,并使用弹力绳固定,防止人为气胸的发生;下床活动或临时需要带胸瓶行走时,不用弯腰,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跌倒等意外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胸瓶固定架。
背景技术
胸瓶放置在床旁,来往人群不小心踢翻时有发生;对于≥2根胸管,由于管路置入刻度不同,要同时满足引流口大于引流平面60cm且管路不迂曲,存在困难。
患者下床活动需要拎胸瓶,增加患侧手臂负担,不利于恢复;患者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有的未掌握注意事项,将胸瓶拎得过高,易造成胸腔感染;无法保持胸瓶平衡,对于不夹管的患者易造成人为气胸;手拎绳脱落后需弯腰拾起,易发生跌倒意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胸瓶固定架。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胸瓶固定架,该固定架包括用于放置胸腔引流瓶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向上连接有一对伸缩拉杆,两个所述伸缩拉杆之间设有网格板,用于调整置入深度不同的胸腔引流管并悬挂胸腔引流瓶。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带刹车片的万向轮,便于和伸缩拉杆配合拉/止动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拉杆由固定管与活动杆相滑动配合组成,所述固定管底端固接在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网格板的两侧端与伸缩拉杆中的固定管相固接在一起,网格板的底端与底板相固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该固定架还配套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两端设有搭扣,所述弹力绳绕接在胸腔引流瓶上,并且通过其两端的搭扣连接在网格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胸腔引流瓶可悬挂在网格板上,解决两根以上管路床高要求,又能防止意外踢翻情况发生;可通过伸缩拉杆随拉随走,方便省力,减少患者负担;胸腔引流瓶随时与地面平行,并使用弹力绳固定,防止人为气胸的发生;下床活动或临时需要带胸瓶行走时,不用弯腰,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跌倒等意外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拉杆拉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力绳及搭扣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底板,2、伸缩拉杆,3、网格板,4、万向轮,5、弹力绳,6、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医用胸瓶固定架,该固定架包括用于放置胸腔引流瓶的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向上连接有一对伸缩拉杆2,方便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两个所述伸缩拉杆2之间设有网格板3,用于调整置入深度不同的胸腔引流管并悬挂胸腔引流瓶,保证有效引流。
所述底板1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带刹车片的万向轮4,便于和伸缩拉杆2配合拉/止动底板1,灵活方便。
所述伸缩拉杆2由固定管与活动杆相滑动配合组成,所述固定管底端固接在底板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3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电子水泵控制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装用量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