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废物资源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42018.8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1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民;何亚东;何峰;梁辉;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明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F16F15/04;F16F15/08;B01D53/00;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废物 资源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废物资源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风管,所述箱体远离所述进风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风管,所述箱体顶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箱体底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通过底座和橡胶垫两者的配合,使得箱体水平方向受到的冲击力被橡胶垫吸收,从而避免箱体被危险废物冲击而变形,极大的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体废物资源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固定废物严重危险破坏生态环境,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废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降低地区的环境功能等级;固定废物不处理或不规范处理处置所带来的大气、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将会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瓶颈。
然而,现有的固定废物收集装置在下落时对箱体的冲击力较大,从而不可避免因冲击力造成箱体损坏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废物资源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固定废物在下落时对箱体的冲击力较大,从而不可避免因冲击力造成箱体损坏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风管,所述箱体远离所述进风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风管,所述箱体顶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箱体底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壁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箱体内壁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冷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进风管和所述出风管两者能够方便的收集危险废气,所述进风管垂直贯穿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出风管垂直贯穿于所述箱体的另一侧,所述进风管和所述出风管均包括气密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密封盖能够避免所述箱体内部危险废气的逸出,所述密封盖的内壁紧密贴合于所述箱体,所述把手均匀分布在所述密封盖的顶部,使得工作人员通过所述把手能够方便的取下所述密封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弹簧能够方便的吸收所述箱体受到的冲击力,所述弹簧均匀分布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弹簧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底座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橡胶垫滑动连接于所述箱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冷却管能够方便的降低所述箱体内部的温度,使得所述箱体水平方向受到的冲击力能够被所述橡胶垫吸收,所述冷却管为“凹形”立方体,所述冷却管互相平行,所述冷却管的两端相互远离,使得所述冷却管均匀的吸收所述箱体内部的热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带有弹簧、底座和橡胶垫的箱体,通过弹簧均匀分布在箱体底部的特殊结构作用,使得危险废物下落时对箱体的冲击力被弹簧吸收,从而实现了避免因冲击力造成危险废物温度升高的功能,同时通过底座和橡胶垫两者的配合,使得箱体水平方向受到的冲击力被橡胶垫吸收,从而避免箱体被危险废物冲击而变形,极大的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箱体;2-进风管;3-出风管;4-水龙头;5-密封盖;6-把手;7-弹簧;8-底座;9-橡胶垫;10-冷却管;11-废液箱;12-废渣箱;13-废气箱;14-紫外线灯;15-风扇;16-过滤板;17-漏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明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宁明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20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