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导管及导引鞘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41647.9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5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瑶;梁波;孙毅勇;钱英;杨伟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1;A61M25/09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导管 导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导管及导引鞘,所述医用导管包括:导管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第一管体、导电层和第二管体;电极,设置在所述导管体的远端上;所述电极与所述导电层电性连接,并裸露在所述导管体的外部;以及,导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导管体的近端,并与所述导电层电性连接。该医用导管能够与三维电定位装置联合使用,以指导所述医用导管的远端沿人体管腔到达预定位置,具有极低射线、精准定位和导航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导管及导引鞘。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患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高。电生理介入手术是临床上诊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通常需要借助各种不同结构、形状及尺寸的导引鞘来建立患者体内的病变部位与外界操作端的通道,以将消融导管或药物引导至病变部位。
导引鞘包括导管体和手柄,导管体具有作为工作通道的内腔,并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所述远端用于沿人体管腔(例如血管)进入到病变部位,所述近端用于与手柄连接,以供医护人员操作。在导引鞘的设计制造过程中,会根据预期用途将所述远端预塑成不同的弯型,使其与特定病变部位的解剖学形态相适应,便于进入病变部位。
传统的电生理介入手术是在X射线透视指导下实施的,是一种二维平面视角下的技术,医生只能结合X射线成像和操作方法,在体内建立导引通道,准确度较低、风险较高。近年来,“绿色电生理三维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具有极低射线、精准定位和导航等特点,降低了射线对医患双方的伤害,能够使得介入手术治疗越来越精准、安全和轻松。但是电生理介入手术还处在结合X成像的二维模式,“电生理三维系统”还未得到广泛应用,无法实现极低射线、精准定位和导航等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导管和导引鞘,该医用导管可在电定位三维系统的指导下介入人体,以到达病变部位,实现极低射线、精准定位和导航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导管,包括:
导管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第一管体、导电层和第二管体;
电极,设置在所述导管体的远端上,所述电极与所述导电层电性连接,并裸露在所述导管体的外部;以及,
导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导管体的近端,并与所述导电层电性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套管,设置在所述电极的远端;所述套管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硬度;所述套管的远端形成为锥形尖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裸露在所述导电层和所述第二管体的外部;所述导电层的远端裸露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部,所述导电层的近端至少部分地裸露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部;所述套管套装在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上;所述电极套装在所述导电层的远端裸露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部的区域上;所述导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导电层之近端的裸露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部的区域上。
可选地,所述套管的外表面、所述电极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管体的外表面的连接处的端面齐平,平滑过渡,以使所述医用导管具有光滑的外表面。
可选地,还包括导电胶,设置在所述电极与所述导电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体的近端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管体的窗口,以使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窗口处的部分裸露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基座和连接部;所述基座嵌入所述窗口以与所述导电层电性连接,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管体之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连接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16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