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化气、催化汽油脱硫醇废碱液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41069.9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5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崔斌;曹致;边世华;张数义;李志远;李世兵;楚晓艳;李东波;李学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清东 |
| 地址: | 257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气 催化 汽油 脱硫 醇废碱液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废碱液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液化气、催化汽油脱硫醇废碱液处理设备。一种液化气、催化汽油脱硫醇废碱液处理设备,包括废碱液缓冲装置、酸性水罐和汽提装置,所述的酸性水罐和汽提装置之间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所述的废碱液缓冲罐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的第二管道上设有注碱管道,所述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处设有混液阀,通过混液阀对酸液和碱液进行高效混合。该装置能够实现废碱液工厂内无害化处理,避免在运输过程产生危险,节省工业废弃物处理费用;并且充分利用废碱液中的残留碱液,有利于酸性水中氨氮的脱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废碱液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液化气、催化汽油脱硫醇废碱液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石油加工过程中,液化气、催化汽油脱硫醇装置的废碱液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因采用NaOH溶液吸收H2S、碱洗油品和裂解气而产生的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废液。由于含有硫化物和硫醇等无机和有机硫化物,因而废碱液具有难闻的恶臭气味。废碱液具有强碱性,若不经适当的预处理,高浓度的废碱液进入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后,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严重时可使微生物大量死亡,从而影响污水处理场的正常运行和总排废水的达标排放。常需要委托专业的处理企业处理,而且处理费用也比较高。因此,设计一套工厂内自用的废碱液处理装置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废碱液处理费用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化气、催化汽油脱硫醇废碱液处理设备,实现废碱液的工厂内的无害化处理,节省资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化气、催化汽油脱硫醇废碱液处理设备,包括废碱液缓冲罐、酸性水罐和汽提装置,所述的酸性水罐和汽提装置之间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所述的废碱液缓冲罐与第一管道之间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的第二管道上设有注碱管道,所述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处设有混液阀,所述的混液阀包括圆柱状侧壁和设置于圆柱状侧壁两端的端面,所述的圆柱状侧壁中部相邻设有碱液进口、酸液进口和混液出口,所述的混液阀内部设有横杆,所述的横杆上设有挡片。
作为优化,所述的碱液进口和酸液进口、碱液进口和混液出口的中心延长线之间夹角均为90°。
作为优化,所述的横杆设有若干个,所述的横杆两端固定连接于两个端面上,所述的若干个横杆水平相邻设置。
作为优化,所述的挡片为圆片,所述的圆片直径小于相邻两个横杆的距离,所述的横杆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圆片。
作为优化,所述的混液出口为网状,所述的横杆与混液出口相邻设置。
作为优化,所述的碱液进口与第二管道顶部密封连接,所述的酸液进口和混液出口分别设置于碱液进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酸液进口和混液出口水平设置于第一管道内。
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二管道靠近废碱液缓冲罐处设有计量泵,所述的第一管道靠近汽提装置处设有原料水进料泵。
作为优化,所述的汽提装置包括汽提塔、设置于汽提塔底部的净化水加压泵和塔底重沸器。
作为优化,所述的废碱液缓冲罐上设有净化水管和废碱液进水管。
作为优化,所述的酸性水罐上设有酸性水进水管。
本方案的整体有益效果是:一种液化气、催化汽油脱硫醇废碱液处理设备,通过设置废碱液缓冲罐,对废碱液进行暂存,并将废碱液与酸性水混合,反应消除废液中的碱性物质,对废碱液进行高效处理,并通过汽提装置对反应后的废液的氮气、氨气进行脱除;在酸性管道和废碱液连接处设置混液阀,提高酸液和碱液的混合效率和碱性物质的脱除效果;该装置能够实现废碱液工厂内无害化处理,避免在运输过程产生危险,节省工业废弃物处理费用;并且充分利用废碱液中的残留碱液,有利于酸性水中氨氮的脱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10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