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倾倒的玻璃进片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0857.6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6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华;杨知明;朱晓玲;梅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银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3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倒 玻璃 进片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余片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倾倒的玻璃进片车,沿设置在地面上的导轨往复移动,进片车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的行走轮沿导轨限定的方向往复滚动,所述的导轨包括一平行地面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底部上且向上延伸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的上端向两侧延伸形成限位部;所述行走轮的旁侧设有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二凹槽滚轮,所述第二凹槽滚轮的槽底面与所述的导轨上的限位部相抵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进片车,通过在其底部设置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二凹槽滚轮,并利用该第二凹槽滚轮夹持设置在地面上的导轨上的限位部,有效的防止了玻璃进片车在往复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倾倒,确保了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余片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倾倒的玻璃进片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玻璃生产成面积稍大的玻璃片进行出厂后,再根据实际使用场景的需求进行切割使用,因此经常会有玻璃余片的产生,而目前缺少玻璃余片的管理设备,导致玻璃余片的存取困难,对玻璃片的生产加工效率影响较大。另外,现有技术中缺少用来搬运玻璃余片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倾倒的玻璃进片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倾倒的玻璃进片车,沿设置在地面上的导轨往复移动,进片车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的行走轮沿导轨限定的方向往复滚动,
所述的导轨包括一平行地面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底部上且向上延伸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的上端向两侧延伸形成限位部;
所述行走轮的旁侧设有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二凹槽滚轮,所述第二凹槽滚轮的槽底面与所述的导轨上的限位部相抵靠。
优选地,进片车的一侧和/或两侧设有输送辊道供玻璃挡靠移动。
优选地,所述的输送辊道包括位于进片车主体底部多个间隔布置的托撑辊轮组成的托撑辊道,和位于进片车主体侧面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辊轮组成的支撑辊道;
所述托撑辊道的支撑面垂直向上,所述支撑辊道的支撑面垂直进片车主体侧面向外。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辊道设置有多组,沿进片车主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
优选地,所述的进片车主体上还设有防倾倒机构用于防止玻璃倾倒;
所述的防倾倒机构包括一设置在进片车侧面且与其间隔布置的挡杆,所述挡杆的下端铰接一连杆,所述的连杆上套设一弹簧,所述弹簧的弹力为驱使挡杆的杆身向靠近进片车的一侧移动,
所述挡杆的外侧面设有一沿其杆长方向延伸且槽口向外的收口状凹槽,所述的收口状凹槽内设有第一凹槽滚轮,所述第一凹槽滚轮的支撑轴上铰接一拉杆,所述拉杆的下端铰接在一支撑杆的端部,所述的支撑杆固定在所述进片车上;
所述挡杆临近进片车的一侧杆身上设有万向球用贴靠玻璃余片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进片车,通过在其底部设置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二凹槽滚轮,并利用该第二凹槽滚轮夹持设置在地面上的导轨上的限位部,有效的防止了玻璃进片车在往复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倾倒,确保了安全;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该玻璃进片车对玻璃裁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玻璃余片进行搬运处理,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进片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为图1中B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银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银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0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挑脚手架安全便捷定位卡
- 下一篇:玻璃余片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