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用折叠式刮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39467.7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3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阳 |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治理 折叠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刮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用折叠式刮土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法进行伸缩、收纳不便和清理结块的土壤较为费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用折叠式刮土装置,本实用新型由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和湿润机构组成,当需要对装置长度进行伸长时,能够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螺纹安装在旋转套上,来对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进行固定,防止在装置使用时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旋转移动,当需要对装置折叠收纳时,能够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从旋转套上拧下并分别固定在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上,使第一滑杆和第二连接套能够旋转折叠,减小装置的长度,方便收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重金属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用折叠式刮土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土壤重金属污染,其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在对土壤进行治理通常是将土壤堆积在储存箱内的,而在箱壁上会粘附有少量土壤,因此需要使用刮土装置将这些粘附的土壤刮除,但是现有的刮土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现有的刮土装置在大多是一体式的,无法进行长度的伸缩延长,无法对对较深的箱壁进行刮除清理,并且现有的刮土装置的重量和体积都较大,在进行收纳存放以及携带时不够方便;现有的刮土装置在清理结成块的土壤时较为费力,需要对结成块的土壤进行敲打,容易损伤箱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用折叠式刮土装置,通过第一连接套、第二滑杆、旋转套和湿润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进行伸缩延长、收纳不便和清理结块的土壤较为费力,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用折叠式刮土装置,包括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和湿润机构。
所述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套接安装有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一滑套内滑动套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套内滑动套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在远离第一连接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套,所述第二滑杆通过旋转套与第一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套在远离第一滑套的一端转动安装有铲头。
所述湿润机构包括蓄水壶、主水管和分水管,所述蓄水壶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套的顶端,所述蓄水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折叠套,所述折叠套的顶部固定贯穿有进水管和单向气阀,所述主水管固定连接在蓄水壶的底部,所述主水管在远离蓄水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在远离主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铲头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第二滑套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
优选的,所述主水管套接安装在第一滑套、第二滑套、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旋转套内,所述分水管位于铲头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套的下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旋钮,所述第二滑套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旋钮,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上均开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的同侧均开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在相互靠近的一端的内壁上均设有螺纹,所述旋转套的两端就设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套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安装座上开有销孔,所述定位销位于销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和旋转套,当需要对装置长度进行伸长时,能够通过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螺纹安装在旋转套上,来对伸长出来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进行固定,防止在装置使用时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旋转移动,当需要对装置折叠收纳时,能够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从旋转套上拧下并分别固定在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上,使第一滑杆和第二连接套能够旋转折叠,减小装置的长度,方便收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学院,未经铜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94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