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38072.5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4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欢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43;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8400 四川省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注塑 模具 脱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具体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包括注塑定模、注塑动模、导向杆和运动气门组件,注塑定模的内部设有注塑型腔,导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顶出脱模板,顶出脱模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伸缩连接杆,伸缩连接杆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注塑定模的底面,顶出脱模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泵气顶出机构,注塑型腔的内侧开测有气门收纳腔,气门收纳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负压消除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新型气顶结构,泵气顶出机构的进气顶头在气流泵送的同时通过其上升运动进行注塑件的顶出,通过气流的泵送加快注塑件与注塑型腔的脱离,使得脱模更加顺畅,同时通过多顶头结构,避免传统顶针脱模对注塑件造成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模具一般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对于传统的注塑模具,在注塑完成后需要通过顶针结构将注塑件进行顶出,使得注塑件可与注塑型腔的契合状态进行分离,然后从模具中拿出产品,当合模状态保压的时候产品与注塑型腔内部具有负压吸附,导致脱模动作及过程十分繁琐,而且还极大的延长了注塑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顶针式顶出结构易在注塑件表面产生刻痕,严重时易导致注塑件损坏,存在一定缺陷。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高效脱模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通过设置新型气顶结构,泵气顶出机构的进气顶头在气流泵送的同时通过其上升运动进行注塑件的顶出,通过气流的泵送加快注塑件与注塑型腔的脱离,且利用运动气门组件在脱模负压的导向下向型腔内侧运动从而进行进气门的开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注塑定模、注塑动模、导向杆和运动气门组件,所述注塑定模的内部设有注塑型腔,所述注塑定模和注塑动模滑动套接于导向杆的外侧,所述导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顶出脱模板,所述顶出脱模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伸缩连接杆,所述伸缩连接杆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注塑定模的底面,所述顶出脱模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泵气顶出机构,所述注塑型腔的内侧开测有气门收纳腔,所述气门收纳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负压消除机构,所述泵气顶出机构包括进气顶头、气管杆和进气座,所述注塑型腔的底面开设有顶出收纳腔。所述进气顶头滑动安装于顶出收纳腔的内部,所述气管杆的两端分别与进气顶头和进气座的端部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顶头的外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顶头、气管杆和进气座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进气孔通过气管杆与进气座相连通,所述进气座的表面开设有泵送端口,所述泵送端口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气泵。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管杆滑动贯穿注塑定模的底面,所述进气顶头的顶面为光滑平面结构,所述顶出收纳腔的形状大小与进气顶头相适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消除机构包括气门、顶杆和抵压挡盘,所述顶杆的两端与气门和抵压挡盘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气门的表面呈光滑平面结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塑定模的内侧开设有与气门收纳腔相连通的收缩运动腔,所述顶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回退弹簧,所述回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压挡盘的一侧和收缩运动腔的内侧相互抵接,所述收缩运动腔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注塑定模外侧相连通的气孔,所述抵压挡盘滑动安装于收缩运动腔的内部,所述抵压挡盘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欢,未经何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80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