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软基处理的干式振冲碎石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37772.2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1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李珍珍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干式振冲 碎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软基处理的干式振冲碎石桩,其承载力好,避免地基沉降且利于环保;包括砂袋群和碎石柱,砂袋群位于在碎石柱周边,砂袋群中间位置设置有挤扩孔洞,碎石柱安装在挤扩孔洞内部,且碎石柱由碎石分段振动形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软基处理的干式振冲碎石桩。
背景技术
振冲碎石桩指利用振动水冲法施工工艺,在地基中制成很多以石料组成的桩体,与原地基土共同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该法施工简便、快速,是一种较经济合理的加固松、软土的技术;但是该法碎石与软弱土壤直接接触会产生剪切破坏,造成地基沉降,而且该法采用高压水冲法浪费水资源,形成大量废弃泥浆,不利于环保。
目前,为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如何更好地充分利用和处理软弱地基,国内外都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现有专利CN91215299.0公开了一种砂壳碎石桩,先利用沉管施工法形成砂井,再利用沉管施工法在砂井中填灌碎石形成碎石芯,碎石芯的碎石不与土体直接接触,防止产生剪切破坏;虽然将砂井和碎石桩结合起来应用,但是普通砂井经钢套管挤压形成砂保护壳,并不能给碎石桩提供很好的围裹力,且碎石芯不经振密,承载能力有限,极易出现地基沉降等问题。专利CN201410216197.2提供了一种引孔植入布袋碎石注浆桩及施工方法,采用引孔植入法,解决桩体缩颈、鼓胀、塌孔、泥浆污染等问题,提高结构的整体性、承载性能,降低桩体的沉降,加快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成桩质量。但上述现有技术均没有直接论述和解决振冲碎石桩制作施工过程中浪费水资源形成大量废弃泥浆等问题,以及碎石与软弱土壤直接接触会产生剪切破坏,造成地基沉降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载力好,避免地基沉降且利于环保的用于软基处理的干式振冲碎石桩。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软基处理的干式振冲碎石桩,包括砂袋群和碎石柱,所述砂袋群位于在碎石柱周边,砂袋群中间位置设置有挤扩孔洞,所述碎石柱安装在挤扩孔洞内部,且碎石柱由碎石分段振动形成,砂袋群和碎石柱顶部设有砂石垫层。
优选的,所述砂袋群是由若干个砂袋的一端联结在一起,再按照一定的间距采用麻绳穿过砂袋上的袋袢捆绑在一起制成的。
优选的,所述砂袋内部密实灌填有风干砂,且砂袋袋口为扎紧状态。
优选的,所述挤扩孔洞通过挤扩钢管插入至沙袋群底端再螺旋上拔形成。
优选的,所述砂石垫层的摊铺厚度为30cm。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软基处理的干式振冲碎石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软基处理的干式振冲碎石桩,通过将袋装砂井与振冲碎石桩工艺相结合,提前形成砂袋群,该砂袋群可以提供一定的围裹力,然后再振动成桩,有效避免沉降,使之适用于软土和超软土地基,技术优势显著;
2、该用于软基处理的干式振冲碎石桩,通过采用干式振冲的成桩方式形成碎石桩,仅进行振动,没有采用高压水冲击,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避免了传统振冲碎石桩成桩后废弃泥浆处理的问题,有利于环保;
3、该用于软基处理的干式振冲碎石桩,在碎石柱成桩过程中,砂袋群中的砂料也得到了挤压密实,由砂袋变为砂袋桩,故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干式振冲碎石桩的承载力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的横断面图;
图3是砂袋群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7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