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水密试验登机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37668.3 | 申请日: | 202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3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谢星;蔡骏文;高慧;付景丽;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F1/315 | 分类号: | B64F1/315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颜丽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水陆 两栖 航空器 水密 试验 登机 | ||
一种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水密试验登机梯,其包括工作梯和浮梯,该工作梯包括工作平台和倾斜梯,工作平台连接于倾斜梯的上端,且工作平台水平设置,浮梯的一端连接于工作平台,浮梯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可搭在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的舱门。该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水密试验登机梯,辅助登机安全可靠,达到工作人员顺利出入舱门的效果,且使用简便,更是极大地节约人力物力,解决了飞机水密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的难登机、登机危险等诸多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水密性测试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水密试验登机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生产制造飞机过程都需要对飞机机身进行水密试验,特别是对于船身式机身结构的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需进行大量机身水密试验,水密试验采用蓄水池装置,模拟飞机水上静态浸水,但在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跨过蓄水池边沿进入机身。为了解决飞机水密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登机问题,在飞机水密试验过程中,通过采用曲臂车的方式让工作人员进入舱门检查机体漏水渗水情况,由于水密试验持续时间较长,人员出入较为频繁,采用曲臂车等方式进出舱门危险性较大,无法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且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水密试验登机梯,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该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水密试验登机梯,固定在舱门侧,辅助登机安全可靠,达到工作人员顺利出入舱门的效果,且使用简便,更是极大地节约人力物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水密试验登机梯,其包括工作梯和浮梯,所述工作梯包括工作平台和倾斜梯,所述工作平台连接于所述倾斜梯的上端,且所述工作平台水平设置,所述浮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工作平台,所述浮梯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可搭在所述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的舱门。
进一步,所述工作梯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脚轮,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工作梯,所述脚轮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架与调节地脚,所述调节地脚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用于调节所述固定架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调节地脚设置为丝杆结构。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伸缩牵引杆结构,所述伸缩牵引杆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用于牵引所述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水密试验登机梯。
进一步,所述浮梯包括横梯和绞线装置,所述横梯一端连接于所述工作平台,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绞线装置包括绞线端、绞盘和绞线,所述绞盘设置在所述工作梯上,所述绞线端设置在所述横梯上,所述绞线连接所述绞线端和所述绞盘。
进一步,所述绞盘设有方向转换装置,所述方向转换装置用于收放所述绞线。
进一步,所述浮梯还包括助力杆,所述助力杆活动设置在所述横梯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倾斜梯的两侧、所述浮梯的两侧和所述工作平台的两侧可插拔安装有护栏。
进一步,所述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水密试验登机梯由全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水密试验登机梯,其包括工作梯和浮梯,该工作梯包括工作平台和倾斜梯,工作平台连接于倾斜梯的上端,且工作平台水平设置,浮梯的一端连接于工作平台,浮梯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可搭在大型水陆两栖航空器的舱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76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确称量配合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