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及顶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36992.3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9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玉;赵玉梅;王敏;张家雄;崔继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26;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赵文曲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富士康鸿观科技园B区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顶针 | ||
一种模具,包括成型部和顶针,成型部设置有顶针孔,顶针穿过顶针孔并用于顶出成型件,成型部设置有吸气孔,顶针设置有吸气槽,吸气槽连通吸气孔,且吸气槽用于吸入料屑进入吸气孔。一种顶针,用于顶出模具内的成型件,顶针设置有吸气槽,吸气槽用于吸入模具成型过程中所产生的料屑以使料屑进入吸气槽。上述模具及顶针通过吸气孔及吸气槽吸附顶针移动时产生的料屑,达到了清理料屑、减少压肿的目的,进而达到了提高产品镜面度、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具及顶针。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产品的成型工艺中,产品的曲面外表面要求具有比较严格的镜面度。
成型工艺包括注塑、压铸或其他类型的产品成型工艺,在这些成型工艺中,当产品在模具中成型后进行开模时,往往会出现水口料、抽芯或顶出机构的边角料脱落的情况,这时候这些料屑会停留在分型面上,当再次合模时,这些料屑会对模具的入子产生挤压,发生入子的镜面压肿现象,压肿现象频繁会导致产品曲面表面镜面度变低。
在现有的成型工艺过程中,经常停机进行修理,但是模具因停机进行抛光,成本高,且有时甚至需要更换模具入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清理料屑的模具及顶针,旨在避免镜面压肿现象。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模具,包括成型部和顶针,所述成型部设置有顶针孔,所述顶针穿过所述顶针孔并用于顶出成型件,所述成型部设置有吸气孔。所述顶针设置有吸气槽。其中,所述吸气槽连通所述吸气孔,且所述吸气槽用于吸入料屑进入所述吸气孔。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槽沿所述顶针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还包括流道,所述顶针设置有进浇槽,所述进浇槽连通所述流道。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浇槽为自所述顶针的表面向内延伸所形成的槽,且所述进浇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顶针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浇槽的宽度为0.5-6毫米,且自所述顶针的表面向内延伸的深度为0.5-4毫米。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设置有凸起部,以减小所述流道在所述凸起部的位置的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的最大截面和最小截面的面积比大于2∶1。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的最大截面和最小截面的面积比为3∶1。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针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用于收容润滑油。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顶针,用于顶出模具内的成型件。所述顶针设置有吸气槽,其中,所述吸气槽用于吸入所述模具成型过程中所产生的料屑以使所述料屑进入所述吸气槽。
上述模具通过吸气孔及吸气槽吸附顶针移动时产生的料屑,达到了清理料屑、减少压肿的目的,进而达到了提高产品镜面度、降低成本的目的。上述顶针通过吸气槽吸附顶针移动时产生的料屑,同样达到了清理料屑、减少压肿的目的,进而达到了提高产品镜面度、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模具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模具开模后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顶针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模具 100
成型件 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6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