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腔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35130.9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1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贺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莱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 地址: | 1305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腔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腔防护装置,包括衬里和护裙,衬里的一端设置有护裙,护裙的边缘向上翻折形成折翻边,折翻边与衬里之间的凹槽为扣合槽,扣合槽与鼻翼卡接,折翻边上端设置有凸起,凸起紧密贴合在鼻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推广,使用过程不易脱落,有效保护鼻前庭和鼻翼,避免手术中的医源性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腔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经鼻腔入路手术防护装置在临床上的应用报道很少,而相对报道比较多的是术后修补鞍膈和多层重建鞍底的生物膜产品和术后康复保护装置,如人工生物瓣膜,人工硬脑膜,鼻腔粘膜瓣等,但这些产品都是术后的修复功能,不能从根本上对鼻腔内的组织进行防护。公开号为CN10730788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经鼻入路内镜手术的鼻腔保护装置,是依据鼻腔的生理结构设计而成;公开号为CN10743275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过程中的鼻腔黏膜保护装置,呈喇叭状塑料结构。两种保护装置都对鼻腔内的黏膜组织起到了有效地保护作用,但应用过程中防止防护装置脱落结构欠佳,且对鼻前庭和鼻翼的损伤缺少相应的有效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腔防护装置,解决防护装置易脱落,且对鼻腔和鼻翼的损伤缺少相应的有效保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鼻腔防护装置,包括衬里和护裙,所述衬里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护裙,所述护裙的边缘向上翻折形成折翻边,所述折翻边与所述衬里之间为扣合槽,所述扣合槽与鼻翼卡接,所述折翻边上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紧密贴合在鼻翼上。
进一步的,所述衬里和所述护裙为采用医用硅橡胶材料通过一次性模压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衬里和所述护裙通过环氧乙烷灭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衬里为中空桶状结构,使用时所述衬里的外壁与鼻腔内壁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护裙为空心环状结构,且一端设置有与鼻孔下侧皮肤贴合的缺口。
再进一步的,所述衬里和所述护裙的所有棱边均做倒圆角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护裙和衬里两部分组成,呈筒裙状结构,护裙向外折翻,折翻边可防止防护装置自行脱落,扩展手术视野,可有效地保护鼻翼、鼻前庭、鼻内黏膜,降低手术过程中对鼻腔组织的医源性损伤,缩短患者的治愈时间,减少病痛。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人体鼻腔组织结构建模,结合临床,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出发,优化鼻腔防护装置贴合角度与组织牵拉模型,实现对不同角度鼻腔组织的自动贴合性无损牵拉。
本实用新型采用医用硅橡胶材料一次性模压成型,光滑柔软,具有变形后可迅速复原,舒适感强,且所有棱边进行倒角处理,避免尖锐损伤,便于橡胶材料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环氧乙烷灭菌,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灭菌而带来的感染风险,应用于垂体瘤,颅咽管瘤;Rathke’s囊肿;脑膜瘤;脑脊索瘤等鞍前、鞍后、鞍旁、斜坡和颅颈交界处神经外科疾病,确保手术安全。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推广,使用过程不易脱落,有效保护鼻前庭和鼻翼,避免手术中的医源性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鼻腔防护装置的常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鼻腔防护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衬里;2、护裙;201、折翻边;202、扣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莱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莱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5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洋管道用可调节管卡
- 下一篇:一种电线电缆铺设用牵引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