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泄压的污水提升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33815.X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6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朱翠英;盛道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速典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E03F3/02;B02C1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污水 提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泄压的污水提升器,属于污水提升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上表面与电机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绞龙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绞龙的底端与粉碎轴的顶端固定连接。该自动泄压的污水提升器,通过设置电机、分隔环和汇流仓,污水在绞龙的作用下保持持续向上运动,同时垃圾在汇流罩中受到粉碎轴的作用,使其不断的粉碎,直至垃圾粉碎后进入分隔环内,并在排污泵将污水抽入其中随后一同通过出水管排出,这种方式能够保持废弃物不会通过排污泵,大大防止废弃物对排污泵造成的影响,同时能够保持稳定的污水传输,且对垃圾粉碎后能保障污水后续的传输更为流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提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泄压的污水提升器。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一直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传统的做法都是在地下挖集水井,在集水井中放置污水泵,也就是俗称的“一坑两泵”,一坑两泵的污水处理的方式存在异味、污水泵易堵塞、污水坑清掏难、污染周围环境等弊病。PW系列全自动污水提升器采用双泵双分离器,双泵双分离器交替工作,互为备用,任意泵发生故障都可以在PLC控制系统下自动转到单泵运行控制,满足地下污水持续提升排放的需要,现在的污水提升器在使用时内部的排污泵容易受污水中的脏污影响,使其排污泵难以发挥其额定功效,同时通过杂物分离器影响内部的水流的流动性,使其使用中影响污水的流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泄压的污水提升器,解决了现在的污水提升器在使用时内部的排污泵容易受污水中的脏污影响,使其排污泵难以发挥其额定功效,同时通过杂物分离器影响内部的水流的流动性,使其使用中影响污水的流速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泄压的污水提升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上表面与电机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绞龙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绞龙的底端与粉碎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绞龙滑动连接在分离网的内壁,所述分离网的表面卡接在分离块的内壁,所述分离块的内壁开设有汇流仓,所述汇流仓内壁的正面通过导流管与箱体内壁的正面相连通,所述粉碎轴的表面通过闭水轴承与分离块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粉碎轴滑动连接在汇流罩的内壁,所述汇流罩的表面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卡接有分隔环,所述汇流罩内壁的下表面通过止逆阀管与分隔环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箱体内壁的下表面与排污泵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环内壁的上表面通过管路与气密盒内壁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气密盒内壁的上表面通过管路与密封盒内壁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密封盒内壁的一端与箱体的右侧面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密封盒内壁的右侧面与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左端与活塞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密封盒的内壁,所述气密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浮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排污泵的出水口卡接在分隔环内壁的下表面,所述分离块的表面通过若干个支板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离网内壁的正面卡接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一端卡接在箱体的左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离块的上表面呈斜面,所述分隔环的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表面卡接在箱体内壁的右侧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速典流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速典流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38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水器
- 下一篇:具有复位功能的双向离合机构及齿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