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埋地管道杂散电流多信号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24704.2 | 申请日: | 202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5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伏喜斌;徐火力;钟舜聪;黄学斌;冯阳;汤彬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厦门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04;G01R31/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春宝 |
| 地址: | 3610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电流 信号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埋地管道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埋地管道杂散电流多信号采集装置,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外侧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端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顶部的侧面连接有推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侧边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的顶部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中部设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上方设有扩展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底板的中部设置弹簧、夹持板和推板,使埋地管线可以在经过夹持板之后得到有效的固定,避免管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磨损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埋地管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埋地管道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埋地管道杂散电流多信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埋地管道包括各种输油管道、燃气管道及各种给排水管道,绝大多数为金属管道,而为了提高金属管道的抗腐蚀能力,一般采用阴极保护措施,就是给金属管道施加一个电压,使金属管道对地呈现负电位,具体数值与管道所处环境、管道涂层类型及质量等因素有关,而随着电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地面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干扰源越来越多,这就需要频繁检测采集,以此对电压进行调整,保证埋地管道时刻有着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现有埋地管道信号采集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有一定的缺点,比如一般都是直接将埋地管线插接在检测装置上,长期使用下接头容易晃动产生磨损,进而造成接触不良,接线的稳定性较差,另一方面普通检测装置仅为临时检测,不便于长时间设置在监测点位置,使用起来较为繁琐,不便于推广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埋地管道杂散电流多信号采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埋地管道杂散电流多信号采集装置,具有稳定性高和定点设置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埋地管道杂散电流多信号采集装置,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外侧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端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顶部的侧面连接有推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侧边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的顶部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中部设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上方设有扩展器,所述扩展器的侧面设有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的顶部连接有延伸至箱体外侧的天线,所述防护壳的上方设有蓄电池,所述检测器的下方插接有线排,所述线排的底部插接有采集面板,所述采集面板的下方连接有位于防护壳底部的插接面板,所述插接面板的下方插接有埋地管线,所述埋地管线经过夹持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开关门,所述箱体的侧面开设有散热口,且箱体的顶部连接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内侧设有防护垫,且夹持板活动卡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推板为L形板,且推板的内侧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连接有位于箱体上的插线面板。
优选的,所述埋地管线的底端连接在埋地管道上,所述安装底板的下方为地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底板的中部设置弹簧、夹持板和推板,使埋地管线可以在经过夹持板之后得到有效的固定,避免管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磨损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埋地管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底板上设置的箱体,使采集装置可以放置在箱体的内部,配合采集面板、检测器和信号发射器实现自动化收集,并且通过在多个点位放置的装置可以进行多信号采集,结构简单合理,便于长时间设置在监测点采集信息,使用起来也简单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厦门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未经厦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厦门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24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交通ETC收费站道闸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自启停笔记本散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