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眼底成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19751.8 | 申请日: | 202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5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郑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红梅 |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 |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冯姣 |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眼底 成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手持式眼底成像装置,包括手持式眼底相机和活动设于手持式眼底相机下端的支撑件;手持式眼底相机包括手柄、眼底镜头和显示屏;支撑件包括吸盘、摆动杆、拉簧、轴承和卡接座;卡接座包括筒体、压盖、橡皮圈和弹簧;筒体上端为敞口端并设有压盖,筒体下端与所述轴承连接;弹簧有多个并沿筒体周向设于筒体与压盖之间的橡皮圈外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件的作用,可以为手持式眼底相机提供支撑,医生可以将手持式眼底相机直接放置在支撑件上使用,不仅使用便利,而且节省体力,也无需轻拿轻放,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眼底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眼底照片指的是眼球后部组织的照片,其是眼部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重要诊断依据。许多眼科疾病都伴有眼底的改变,例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内肿瘤、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原田病等。约有70%的高血压疾病患者也会产生眼底病变。眼底照片是检查和记录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状况的重要诊断技术。眼底拍摄装置分为较大型的固定式和便携式的手持式。现有的手持式眼底照相机虽然使用便利,方便携带,但不具有底座和支撑件,医生长时间手持眼底照相机工作难免会手臂酸痛;且眼底照相机镜头组件精度较高,使用时需要轻拿轻放,也会增加医生的心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眼底照相机缺乏有效的底座和支撑件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便利,可降低医生工作负担的手持式眼底成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手持式眼底成像装置,包括手持式眼底相机和活动设于所述手持式眼底相机下端的支撑件;所述手持式眼底相机包括手柄、眼底镜头和显示屏;所述支撑件包括吸盘、摆动杆、拉簧、轴承和卡接座;所述摆动杆下端与所述吸盘上端铰接;摆动杆上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设有端面水平的轴承;所述拉簧有多个,并沿所述吸盘周向设置,拉簧上端与摆动杆连接,拉簧下端与吸盘可拆式连接;所述卡接座包括筒体、压盖、橡皮圈和弹簧;所述筒体上端为敞口端并设有压盖,所述筒体下端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压盖上设有与所述筒体连通的通孔;所述橡皮圈设于所述通孔处用于与所述手柄配合,且所述橡皮圈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弹簧有多个并沿筒体周向设于筒体与压盖之间的橡皮圈外周,弹簧上端与压盖连接,弹簧下端与筒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卡接座还包括滑条、滑块和滑槽;所述筒体一侧设有竖直的滑槽;所述滑条与所述压盖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配合并与所述滑条连接。
进一步,所述橡皮圈内壁设有多个水平环形的橡皮筋条。
进一步,所述摆动杆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铰接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件的作用,可以为手持式眼底相机提供支撑,医生可以将手持式眼底相机直接放置在支撑件上使用,不仅使用便利,而且节省体力,也无需轻拿轻放,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眼底成像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手柄与卡接座的剖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卡接座的半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吸盘与拉簧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手柄1、眼底镜头2、显示屏3、吸盘4、摆动杆5、拉簧6、轴承7、连接块8、铰接球9、筒体10、压盖11、橡皮圈12、弹簧13、滑条14、滑块15、滑槽16、筋条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红梅,未经郑红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197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底照片辅助比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装稳定的模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