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混凝土施工用摊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17848.5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9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0 | 分类号: | E04G21/1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黄巧香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混凝土 施工 平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混凝土施工用摊平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的顶部贯穿框体并延伸至框体的顶部,所述框体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水泵。本实用新型具备可调节摊平的厚度、可对摊平板进行清洗和对摊平板进行减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混凝土施工用摊平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摊平板进行减震,导致摊平的效果差,在不同建筑中混凝土摊平的厚度不同,需要对建筑混凝土施工用摊平装置的摊平高度进行调节,在使用完成后摊平板的底部会残留混凝土,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混凝土凝固难以清理,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混凝土施工用摊平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建筑混凝土施工用摊平装置,但是现有的建筑混凝土施工用摊平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摊平板进行减震,导致摊平的效果差,在不同建筑中混凝土摊平的厚度不同,需要对建筑混凝土施工用摊平装置的摊平高度进行调节,在使用完成后摊平板的底部会残留混凝土,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混凝土凝固难以清理,对下次的使用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施工用摊平装置,具备可调节摊平的厚度、可对摊平板进行清洗和对摊平板进行减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混凝土施工用摊平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摊平板进行减震,导致摊平的效果差,在不同建筑中混凝土摊平的厚度不同,需要对建筑混凝土施工用摊平装置的摊平高度进行调节,在使用完成后摊平板的底部会残留混凝土,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混凝土凝固难以清理,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混凝土施工用摊平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的顶部贯穿框体并延伸至框体的顶部,所述框体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依次贯穿框体和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腔,所述水泵的出水管固定连通有长管,所述长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框体延伸至框体底部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框体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贯穿至连接板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连接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弹簧,所述壳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贯穿至壳体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摊平板,所述支撑杆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摊平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滑套,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滑套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框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加水管表面的顶部螺纹套设有盖帽,盖帽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左侧开设有方孔,所述螺纹杆与框体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套设于螺纹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套设于长管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圆孔,圆孔的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框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的表面固定套设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框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水泵和电动伸缩杆之间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17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自动回中功能的收割机转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10kV接地线智能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