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监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12289.9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6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佘海;陈宗法;石屾虎;王明明;葛保龄;李绍成;冯栋杰;牛振江;孙保峰;佟士冬;刘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致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监理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桥梁监理设备,包括行走车,设置于行走车上的支撑杆,设置于支撑杆背离行走车一端且朝向桥底方向延伸的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背离支撑杆一端且延伸至桥梁底面下的安装杆和设置于安装杆上的检测器。本申请具有提高对桥梁底部裂缝检测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监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监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社会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进行交通线路的建设时,经常会遇到诸如江河、城市建筑物等各种阻碍,桥梁作为一种架设于障碍物上方供车辆行人顺利通行的建筑物,在交通运输中具有十分中要的作用,因而桥梁结构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桥梁在长期运营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例如温度引起桥梁混凝土内部应力的变化或者外界雨水的侵蚀等,在混凝土桥梁上可能会产生裂缝,如果这些裂缝不及时进行处理,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桥面上的裂缝只需监理施工人员在桥面进行检测,检测较为方便;但对于桥梁底部的裂缝检测较为困难,一般对于桥梁底部裂缝进行检测时,通过在桥梁底部搭设手脚架或者使用工程车等,由监理施工人员手持检测器下到桥梁底部进行检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桥梁底部的裂缝进行检测时,需要施工人员手持检测器下到桥梁底部在半空中进行检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对桥梁底部裂缝检测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桥梁监理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桥梁监理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监理设备,包括行走车,设置于行走车上的支撑杆,设置于支撑杆背离行走车一端且朝向桥底方向延伸的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背离支撑杆一端且延伸至桥梁底面下的安装杆和设置于安装杆上的检测器;在行走车上设置有用对检测器传出的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分析的信号处理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对桥梁底部的裂缝进行检测时,通过支撑杆、连接杆和安装杆的相互配合将检测器输送至桥梁底面的下方,行走车运动使,检测器对桥梁底部的裂缝进行检测,信号处理设备可以对从检测器传递回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帮助施工监理人员及时发现桥底的裂缝;在对桥梁底部地方裂缝进行检测时,施工监理人员只需在桥面上进行检测不用下到桥梁底部,进而提高对桥梁底部裂缝检测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与支撑杆连接的第一连杆和与第一连杆滑移配合的第二连杆;所述安装杆与第二连杆背离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对滑移的第一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桥底裂缝进行检测时,通过启动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二连杆相对于第一连杆向下滑移,进而将带有检测器的安装杆下放到桥梁底部,提高了检测施工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为气缸,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气缸对第二连杆进行驱动,提高了第二连杆驱动滑移的便捷性。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连杆内设置有沿第一连杆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容纳槽,第二连杆插设于第一容纳槽中且与第一容纳槽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容纳槽可以对第二连杆的滑移进行限制和引导,提高了第二连接杆滑移的平稳性和流畅度。
可选的,在所述连接杆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在所述连接杆背离行走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连接杆与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连接杆转动的转动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致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致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122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切机割枪电动摆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