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伤部位防疤痕挛缩低温热塑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11785.2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1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苏孟换;吕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凤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伤 部位 疤痕 挛缩 温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伤部位防疤痕挛缩低温热塑板,包括低温热塑板本体,所述低温热塑板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吸水无纺布,所述吸水无纺布的底端设置有拒水抗菌无纺布,所述拒水抗菌无纺布的底端设置有隔胶层,所述隔胶层的底端设置有中间核心层,所述中间核心层的底端设置有硅胶衬垫层,所述硅胶衬垫层的底端设置有缓冲衬垫层。本实用新型,通过低温热塑板本体设置的硅胶衬垫层,使得在进行使用时有效的保证患者佩戴舒适,有效的压力治疗也能同时防止挛缩牵拉,通过低温热塑板本体设置的中间核心层,使得进行使用时稳定性强,防止敏感皮肤体质佩戴产生不适,韧性强,不易断裂亦可应用于身体各部位的外固定及矫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热塑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烧伤部位防疤痕挛缩低温热塑板。
背景技术
低温热塑板是一种特殊合成的高分子聚酯,经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而成的新型的医用材料,用于骨科外固定、矫形器、支具的制作材料。由于该材料具有不吸收射线、加热软化后具有良好的塑型效果和所特有的形状记忆功能,等突出性能,以及操作简单、固定方便,是放疗定位中最理想的外固定材料,烧伤和整形病人手术后为了烧伤创面愈合预防与矫正疤痕挛缩畸形,通常需要借助外力固定,临床使用石膏、铝板或木质夹板,十分不方便。
1、现有的低温热塑板在进行使用时,透气性不强,可塑性不强,从而使在出现大量的汗液和遇水后,会使得皮肤起皱,疤痕痉挛;
2、且现有的低温热塑板在进行使用时固定不方便,从而使得固定不稳定,从而影响伤口的恢复,若处理不当,影响自身形象,增加晚期整形的困难,甚至造成患者终身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伤部位防疤痕挛缩低温热塑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伤部位防疤痕挛缩低温热塑板,包括低温热塑板本体,所述低温热塑板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吸水无纺布,所述吸水无纺布的底端设置有拒水抗菌无纺布,所述拒水抗菌无纺布的底端设置有隔胶层,所述隔胶层的底端设置有中间核心层,所述中间核心层的底端设置有硅胶衬垫层,所述硅胶衬垫层的底端设置有缓冲衬垫层。
优选的,所述吸水无纺布的厚度为1mm~3mm。
优选的,所述拒水抗菌无纺布通过隔胶层设置在中间核心层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中间核心层的底端通过隔胶层设置在硅胶衬垫层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中间核心层均匀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间距为15mm~30mm。
优选的,所述缓冲衬垫层的厚度为2mm~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烧伤部位防疤痕挛缩低温热塑板,通过低温热塑板本体设置的吸水无纺布,使得低温热塑板本体具有一定透气性,且通过缓冲衬垫层使得低温热塑板本体可塑性强,具有低温热塑形状记忆功能,可制作成任意形状,反复成型。
2、该烧伤部位防疤痕挛缩低温热塑板,通过低温热塑板本体设置的硅胶衬垫层,使得在进行使用时有效的保证患者佩戴舒适,有效的压力治疗也能同时防止挛缩牵拉。
3、该烧伤部位防疤痕挛缩低温热塑板,通过低温热塑板本体设置的中间核心层,使得进行使用时稳定性强,防止敏感皮肤体质佩戴产生不适,韧性强,不易断裂亦可应用于身体各部位的外固定及矫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面部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部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 中A处放大图。
图中:1、低温热塑板本体;2、吸水无纺布;3、拒水抗菌无纺布;4、隔胶层;5、中间核心层;6、硅胶衬垫层;7、缓冲衬垫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凤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凤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11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模块可替换式吸顶灯
- 下一篇:一种应用统计用随机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