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操作用背心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04671.5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3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姗菲;黄梦迪;黄炎阶;徐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13/01;A41D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324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作用 背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操作用背心,属于无人机辅助操作技术领域,包括背心本体,横担袋,所述横担袋横向设于背心本体后面上侧;横担,所述横担设于所述横担袋中;吊绳,所述吊绳与所述横担袋连接,跨过背心本体上沿设于背心本体前面;锁扣,所述锁扣与吊绳连接。其优点在于:改变了传统的无人机遥控器的使用方式,无需将遥控器挂在脖子上,遥控器的重量由操作人员的背部来负担,减轻了脖颈的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控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无人机操作的背心。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功能越来越复杂,需要操作如此复杂的无人机,一种是用电脑来操作,但是户外携带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不方便,因此通常都是用遥控器来操作无人机。为了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一般会在遥控器上装有一条挂带,可以将遥控器挂在操作人员的脖子上,防止操作人员长时间手握遥控器产生手臂酸痛的问题。但是,无人机操作人员整日将遥控器挂在脖子上,无疑会造成操作人员的颈椎伤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操作用背心,避免了将遥控器挂在脖子上的问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伤病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人机操作用背心,包括背心本体,横担袋,所述横担袋横向设于背心本体后面上侧;横担,所述横担设于所述横担袋中;吊绳,所述吊绳与所述横担袋连接,跨过背心本体上沿设于背心本体前面;锁扣,所述锁扣与吊绳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束腰扣带,所述束腰扣带绕背心本体一周设于背心本体上腰围线处,所述束腰扣带两头设有卡扣,可以相互扣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反光加强带,所述反光加强带设于背心本体后面,交错设置在横担袋和束腰扣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背心本体上还设有口袋。
进一步的,所述吊绳上设有吊环,吊绳被吊环分成两段。吊环的设置方便下端的吊绳改变受力方向,而不过分拉扯上端的吊绳,进而拉扯横担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将无人机遥控器的重量转移至操作人员的背部,减少现有技术中挂带对操作人员颈椎的压迫。
附图说明
图1为背心本体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心本体后面的结构示意图;
1、背心本体;2、吊绳;3、吊环;4、锁扣;5、口袋;6、束腰扣带;6.1、卡扣;7、横担袋;7.1、拉链;8、反光加强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无人机操作用背心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操作用背心,包括背心本体1,如图 2所示,背心本体1后面的上侧设有横担袋7,横担袋7内设有横担,所述横担由玻璃钢或者碳纤维制成,起支撑作用。所述横担袋7表面设有拉链7.1,方便拆装横担,便于清洗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无人机操作用背心。
如图1和图2所示,两根吊绳2的一端连接横担袋7,一端绕过背心本体1的肩部,在背心本体1的前胸部分别通过吊环3与锁扣4连接,所述锁扣4用以连接无人机遥控器上的挂钩。
如图1和图2所示,背心本体1的腰围线处绕腰围线设有一条束腰扣带6,束腰扣带6的两头设有卡扣6.1,卡扣6.1可以抽紧,用以束紧背心。
如图2所示,背心本体1后面的横担袋7和束腰扣带6之间交叉设有反光加强带8。反光加强带8连接横担袋7和束腰扣带6,既起到加强背心本体1整体结构的作用,也起到反光作用,起到警示作用。
如图1所示,背心本体1上还设有两个口袋5可以放一些小工具,方便操作人员的工作。
在户外工作时,无人机操作人员可以将无人机遥控器的挂带卷成一小段,穿上无人机操作用背心,将无人机遥控器通过挂带挂在锁扣4上,遥控器的重量由操作人员的背部来负担,改变了传统的受力点,减轻了操作人员的使用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46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碱废碱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