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水热法的生物质废弃物处理及能量循环利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04546.4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凤智;许传阳;杨英;赵彦琦;戴熔堃;齐永安;王明仕;翟文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热法 生物 废弃物 处理 能量 循环 利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热法的生物质废弃物处理及能量循环利用设备,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釜体上均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外加热油套,第一反应釜上的外加热油套与第二反应釜上的外加热油套通过两组循环油泵和油路管道相连通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外加热油套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油温机的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均设置有泄压阀和蒸汽管道,第一反应釜上的泄压阀与第二反应釜内的蒸汽管道相连通,第二反应釜上的泄压阀与第一反应釜内的蒸汽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极大的节省能源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水热法的生物质废弃物处理及能量循环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水热法处理生物质废弃物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反应条件来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制取不同的产物,比如,利用水热法通过生物质废弃物制取饲料、制取有机肥、制取生物碳、制氢气、甲烷等,甚至也可以用于一些生物质的预处理过程。在水热反应中都会用到反应容器—反应釜,在通常情况下反应釜采用电加热、蒸汽加热或者导热油等加热方式加热,且反应釜主要由金属制造,不宜保温,尤其是冬天热量损失较大;在水热反应完成后的热量也不能达到充分的再利用,造成大量的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基于水热法的生物质废弃物处理及能量循环利用设备,主要涉及生物质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和设备能量的循环利用,从而达到快速处理生物质废弃物,提高能量利用率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基于水热法的生物质废弃物处理及能量循环利用设备,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釜体顶端均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釜体底部均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外加热油套,所述第一反应釜上的外加热油套与第二反应釜上的外加热油套通过两组循环油泵和油路管道相连通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能使导热油于两串联的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内循环流动,所述外加热油套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油温机的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连通油温机,保持导热油循环流动,维持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内的反应温度;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均设置有泄压阀和蒸汽管道,所述第一反应釜上的泄压阀与第二反应釜内的蒸汽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应釜上的泄压阀与第一反应釜内的蒸汽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釜体上均设置有搅拌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位于釜体的顶部,所述搅拌组件位于釜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防爆变频电机和斜齿轮减速机,所述防爆变频电机与斜齿轮减速电机传动连接、且均位于釜体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轴和搅拌杆,所述转动轴通过磁性联轴器与斜齿轮减速电机连接,所述搅拌杆与转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釜体内部均设置有测温计,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釜体底部均设置有脚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外加热油套和油路管道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硅酸铝纤维毯,用于减少放应过程中的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水热法的生物质废弃物处理及能量循环利用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油泵和油路管道将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串联起来,主要采用油温机和导热油加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导热油具有较高的沸点,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一般不腐蚀金属设备,粘度不大,泵送性能好;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分别与油温机并联互通,通过循环油泵等部件控制,两个反应釜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可以进行热能传递。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机械搅拌等方式对物料不断搅拌,使之反应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4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检查阴道用收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操作的手持式液体检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