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自动识别输送功能的医废收集车及相应的医废袋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01208.5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8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方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医天健医疗服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200020 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识别 输送 功能 收集 相应 医废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自动识别输送功能的医废收集车,其包括:车箱体;窗口,开设在车箱体上,窗口的内圈设有用于识别医废袋上的感光标签信息的第一感光识别传感器;窗板,与窗口可转动连接以实现窗口的打开及关闭,窗板朝向所述车箱体的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设置在车箱体内,其一端与第一传送装置相接;称重区,设置在车箱体内并位于第二传送装置的相应位置,称重区内设有称重装置;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称重装置、第一感光识别传感器,以及通过驱动机构连接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其优点是:本医废收集车的识别、输送以及称重均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参与,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引起的误差和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废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自动识别输送功能的医废收集车及相应的医废袋。
背景技术
医疗卫生机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使用到不同的医疗用品,使用过的医疗用品含有大量传染病菌,需要严格管控并进行统一回收。
目前,在一些大型医院中已经开始推广使用智能医废收集车,垃圾收集人员只需将智能医废收集车推至指定收集点并获取医疗废品,然后根据收集车的回收流程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垃圾收集工作,操作过程中,医疗废品的出处、重量、类型以及交接人员等信息都会同步上传至网络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可追溯。
现有的智能医废收集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来使用,具体包括了扫描交接、医废垃圾的摆放称重、电子标签封口以及医废垃圾的丢弃等,涉及大量人工操作环节,过程中可能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误差,并且操作人员需频繁接触医疗废品增加了受伤和感染几率,为了减少误差和伤害,那就要求用工单位对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严格培训,这直接导致了用工单位培训投入的增加,同时,现有的智能医废收集车的垃圾回收口是位于车的顶部的,对于身材矮小者而言操作难度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智能医废收集车的操作过程人工介入因素多以及存在的回收口设置位置不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带自动识别输送功能的医废收集车及相应的医废袋,可实现对医废袋中医疗废品信息的自动识别和输送及称重,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操作可能引起的误差和伤害,并且同样可以实现全程信息可追溯。
一种带自动识别输送功能的医废收集车,其特征是,包括:
车箱体;
窗口,开设在所述车箱体上,所述窗口的内圈设有用于识别医废袋上的感光标签信息的第一感光识别传感器;
窗板,与所述窗口可转动连接以实现所述窗口的打开及关闭,所述窗板朝向所述车箱体的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一传送装置;
第二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车箱体内,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相接;
称重区,设置在所述车箱体内并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相应位置,所述称重区内设有称重装置;
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称重装置、所述第一感光识别传感器,以及通过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
上述的带自动识别输送功能的医废收集车,其中,还包括:
检测开关,设置在所述窗口的对应位置,所述检测开关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
上述的带自动识别输送功能的医废收集车,其中:
所述感光识别传感器为RFID识别传感器或二维码识别传感器或颜色传感器。
上述的带自动识别输送功能的医废收集车,其中:
所述窗口开设在所述车箱体的侧面。
上述的带自动识别输送功能的医废收集车,其中:
所述窗口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窗板连接所述窗口的下边框,所述窗板的上边框、左边框以及右边框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一感光识别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医天健医疗服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医天健医疗服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12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收银台
- 下一篇:一种可回收的快递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