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管子连接的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95220.X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9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泷泽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9/065 | 分类号: | F16L19/065;F16L19/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6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子 连接 管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管子连接的管接头,其包括接头主体、内环和螺帽,接头主体的插槽具有朝向其第一密封部侧的第一槽壁和朝向其管接收部侧的第二槽壁,第一槽壁为第一圆锥面,内环的配合部的外周形成圆柱面、内侧形成与第一圆锥面配合密封的第二圆锥面,第一圆锥面与第二圆锥面接触、按压的区域的宽度D1为第一圆锥面的宽度W1的50%‑70%,第一圆锥面的末端与第二圆锥面接触点与第二圆锥面的起始端间的距离D2为第二圆锥面的宽度W2的20%‑40%,从而在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之间形成强度可靠的密封连接及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间的平缓过渡,也避免出现配合部过度挤压第一密封部、导致第一密封部发生过度的弯曲形变,防止流体在流体通道内形成滞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与管子连接的管接头。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10003962U的实施例二提供的管接头中,内环内部的流体通道的外径小于主体筒部内部的流体通道的外径,管子、内环、接头主体和螺帽安装完成后,管接头内部形成变径的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在内环的嵌合部与接头主体的插槽配合、密封的区域,产生变径。嵌合部的两侧与插槽的槽壁相互抵靠,并在嵌合部内侧的锥面和插槽内侧的锥面状的槽壁间形成密封,实现两流体通道间密封地过渡、连接。
管接头和管子及其他设备装配完成,进行密封性测试及流体流速测试,整理密封性测试数据和流体流速测试数据发现,嵌合部内侧的锥面和插槽内侧的锥面状的槽壁间接触、按压的区域的大小会对管接头和管子间的密封性能及流体流速产生直接的影响:接触、按压的区域的尺寸过小,测试过程中,出现泄漏的现象,即密封性能不可靠;接触、按压的区域的尺寸过大或者两锥面的接触点与嵌合部内侧的锥面的起始端之间的距离过小,出现嵌合部过度挤压内筒部,内筒部朝着接头主体内部产生幅度很大的弯曲形变,流体到达内筒部发生弯曲形变的区域内会形成滞留的现象,流体的流速下降幅度大;而两锥面的接触点与嵌合部内侧的锥面的起始端之间的距离过大时,内环的流体通道和接头主体的流体通道的尺寸会有较大的落差,流体通过二者过渡、连接的区域易发生湍流的现象,流动阻力损失较大,流速也大幅下降,也不利于流体的快速输送。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管接头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管接头和管子间始终能够形成可靠的密封性能,并能够避免在内环的流体通道和接头主体的流体通道的过渡、连接区域内发生流体的滞留和湍流的现象,提高流体流速,加快流体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与管子连接的管接头,包括:
接头主体,其包括主体筒部、一体形成于主体筒部一端的管接收部和第一密封部,所述主体筒部内部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管接收部的径向内侧、二者间形成插槽,所述管接收部的外周具有外螺纹;
内环,其具有依次同轴连续设置的筒状的配合部、筒状的连结部和突出部及位于中心的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的配合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压入插槽,所述的连结部和突出部从配合部的一侧突出设置,所述的突出部的外表面包括扩径的外表面和缩径的外表面,所述的扩径的外表面位于突出部的最末端,所述的缩径的外表面位于连结部和扩径的外表面之间,所述的突出部和连结部压入管子一端的内部,并将管子夹在其与管接收部之间,该内环能够在与管子连结的状态下与接头主体连接或脱离;
螺帽,其通过内螺纹紧固于管接收部的外周,并与内环一起将管子紧固于接头主体;
所述插槽具有朝向第一密封部侧的第一槽壁和朝向管接收部侧的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为第一圆锥面,所述配合部的外周形成圆柱面、内侧形成与第一圆锥面配合密封的第二圆锥面,所述第一圆锥面与第二圆锥面接触、按压的区域的宽度D1为第一圆锥面的宽度W1的50%-70%,所述第一圆锥面的末端与第二圆锥面接触点与第二圆锥面的起始端间的距离D2为第二圆锥面的宽度W2的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泷泽过滤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泷泽过滤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5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先导式电磁换向阀
- 下一篇:一种祛眼袋用整容工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