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92638.5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7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雷;张科;桑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阳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10 | 分类号: | B29C33/10;B29C33/00;B29C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自动化 生产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自动化生产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所述下模的中部对应设有成品区,在所述成品区内对应设有多个下型腔,在所述上模中部对应设有多个上型腔,所述下型腔与上型腔一一匹配;在所述成品区内对应设有溢料沟,在所述下模的成品区内对应设有若干个下抓手孔,在所述上模内对应设有若干个上抓手孔,所述下抓手孔可与上抓手孔一一匹配连通,在所述下模的成品区内对应设有若干个圆柱孔。本实用新型一种橡胶自动化生产的模具在成品区外区及成品区中间增加溢料沟,使成型后多余料溢入溢料沟形成连接各成品区的作用,减少机械手夹取时不成整模,尤其适合橡胶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橡胶自动化生产的模具。
背景技术
常规的橡胶模具,由于是上下模具结构一样的,运用到自动化生产时,由于无着力点,只能是通过气压将边缘吹起,产品变形落入机械手夹子上,机械手夹子闭合夹取产品。
存在以下问题:1、气压大小不稳定,导致吹气的力有大小,进而导致产品变形量有差,机械手夹子存在夹空。
2、由于上下模一样,产品出模后可能存在粘上模,导致机械手无法夹取。
3、各条独立,无相连,存在夹取后不成整模,部分还落在模具上。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橡胶自动化生产的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橡胶自动化生产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橡胶自动化生产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所述下模的中部对应设有成品区,在所述成品区内对应设有多个下型腔,在所述上模中部对应设有多个上型腔,所述下型腔与上型腔一一匹配;
在所述成品区内对应设有溢料沟,在所述下模的成品区内对应设有若干个下抓手孔,在所述上模内对应设有若干个上抓手孔,所述下抓手孔可与上抓手孔一一匹配连通,在所述下模的成品区内对应设有若干个圆柱孔。
在所述上模和下模上均对应设有若干个贯穿的匹配的固定孔。
所述固定孔对称设置在上模和下模的四角。
在所述上模与下模连接处还对应设有向内凹进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槽为设置左右两侧的两个。
所述溢料沟设置在成品区内下型腔的四周。
在所述下型腔的侧边对应设有加大切嘴沟。
在所述成品区内对应设有八行九列下型腔,在所述每相邻的两行下型腔之间对应设有排气沟,在所述最上面两行下型腔和最下面两行下型腔之间分别对应设有两个下抓手孔,在所述中间的两个两行下型腔的中间分别对应设有两个圆柱孔。
所述下抓手孔的直径大于上抓手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橡胶自动化生产的模具在成品区外区及成品区中间增加溢料沟,使成型后多余料溢入溢料沟形成连接各成品区的作用,减少机械手夹取时不成整模,尤其适合橡胶自动化生产。
2.本实用新型一种橡胶自动化生产的模具在上模、下模分别增加上抓手孔和下抓手孔,使成型后能形成固定的小柱子,机械手能直接固定夹取,避免夹空的状况。下抓手孔的直径大于上抓手孔的直径,让上模成型后得到的小柱子接触面小于下模,避免产品粘上模。
3.本实用新型一种橡胶自动化生产的模具在下模中间区域加挖圆柱孔(上模不挖),达到让下模的附着力更大,确保出模时产品回粘在下模,配合机械手自动夹取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橡胶自动化生产的模具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阳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阳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2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伸长型防锈螺栓
- 下一篇:一种骨架密封环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