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可移动建筑护栏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90226.8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3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裕;王文杰;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20;E04H17/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工程 移动 建筑 护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可移动建筑护栏,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万向轮、折杆、左连接板、右连接板、连接钉,所述第一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万向轮对称设置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下端外表面,所述折杆设置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所述左连接板设置在第一立柱的左侧,所述右连接板设置在第二立柱的右侧,所述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设置有相匹配的竖向贯通圆柱孔,所述连接钉设置在连接板的圆柱孔内,一个该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与另一个该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通过连接钉贯通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护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用可移动建筑护栏。
背景技术
护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在大型土木工程的外围经常需要用到护栏,传统的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往往存在着许多局限性:一是,不能根据需要进行移动,存在移动运输麻烦,总是费时费力;二是,拼接时不能根据不规则的使用区域进行不规则的拼接,浪费较多的建筑护栏;三是,护栏使用完毕不能够拆卸,不方便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可移动建筑护栏,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可移动建筑护栏,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万向轮、折杆、左连接板、右连接板、连接钉,所述第一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万向轮对称设置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下端外表面,所述折杆设置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所述左连接板设置在第一立柱的左侧,所述右连接板设置在第二立柱的右侧,所述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设置有相匹配的竖向贯通圆柱孔,所述连接钉设置在连接板的圆柱孔内,一个该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与另一个该土木工程用建筑护栏通过连接钉贯通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的结构与第二立柱对称相同。
优选的,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是以焊接的方式相连。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由转轴、定向开关及转轮组成,万向轮通过带帽螺栓固定在上部支架上,支架上部通过螺纹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下部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右侧开设有四个螺栓孔,所述第二立柱左侧对应位置上也开设有四个螺栓孔,所述折杆通过带帽螺栓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螺栓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可移动建筑护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万向轮,能够方便建筑护栏在地面上的移动。
(2)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上设置有相同的圆柱孔,进而使得一个护栏的左连接板和另一个护栏的右连接板通过连接钉相连接,且这两个护栏可以绕着连接钉进行旋转,由此便于对两个护栏之间进行不同角度的拼接,以便于护栏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区域,提高了护栏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3)通过设置折杆,护栏在安装和运输搬运中,将折杆压缩在一起,减小护栏的体积,安装时,再将折杆拉开即可,便于安装和运输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万向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万向轮,4-折杆,5-左连接板,6-右连接板,7-连接钉, 8-圆柱孔,9-螺栓孔,301-转轴,302-定向开关,303-转轮,30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0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防工程建筑回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溶胶发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