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分体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9089.6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5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潘清;潘银;王国民;王丽华;张怡;方彦;施超;周鲜辉;王建波;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城极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9/04 | 分类号: | E04F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马贺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温州市西湖区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体式 踢脚线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分体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该结构包括可调节安装构件,所述可调节安装构件包括由第一水平部以及第一竖直部构成的L型结构;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上表面用于与装饰墙板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竖直部用于与基层墙面的表面相抵接并通过紧固件与基层墙面固定相连;内凹式踢脚线主体,所述内凹式踢脚线主体包括第二水平部以及第二竖直部。本申请提供的可调节分体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可调节安装构件可做到多种厚度的板材通用同一款踢脚线,起到安装方便,灵活运用的作用。能够匹配不同厚度不同装饰面板的安装。装饰面板和踢脚线的安装顺序可根据项目的实际要求进行确定。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分体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踢脚线是有效减轻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对墙面进行保护的装饰材料。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对于现有的踢脚线来说,还是存在部分问题,比如踢脚线的阴阳角处的连接方式,对于有造型踢脚线是在转角处进行拼接,转角处通常会出现拼接缝隙,严重影响美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拆卸阴阳角踢脚线的形式,搭配造像相匹配的造型踢脚线,以包边的形式进行连接固定,增加踢脚线的美观性,减小型材因为裁剪拼接出现拼接缝产生影响。
踢脚线的装修模式已经逐渐走向科学化,传统的踢脚线都具有很宽的边缘在墙面的下方,极易积攒灰尘,而且清理这种灰尘尝尝弄得边缘与前面结合处出现一条黑色脏渍,很难清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凹陷式踢脚线应运而生,内陷式踢脚线可以把踢脚线隐藏如墙面或者使其表面保持与墙体表面一致,没有暴露可以积攒灰尘的地方,使得房间利索干净,终年都不会在墙面上留下污渍。
现有技术中的凹陷式踢脚线,由于在其上方设置有用于与装饰墙板端面连接的卡槽,使得装饰墙板厚度必须在卡槽可以接受的尺寸范围内,如果装饰墙板的厚度大于卡槽的宽度,就无法实现安装。可见,现有技术中凹陷式踢脚线的通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分体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可调节分体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包括:
可调节安装构件,所述可调节安装构件包括由第一水平部以及第一竖直部构成的L型结构;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上表面用于与装饰墙板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竖直部用于与基层墙面的表面相抵接并通过紧固件与基层墙面固定相连;
内凹式踢脚线主体,所述内凹式踢脚线主体包括第二水平部以及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二水平部的至少一部分插接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下方使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下表面相抵接,以便所述可调节安装构件以及地面共同作用对所述内凹式踢脚线主体进行卡固。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平部上形成有第三竖直部,所述第三竖直部的内侧表面用于与装饰墙板的表面向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竖直部连接有具有带弧度造型的裙边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竖直部形成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通过紧固件实现与基层墙面的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裙边部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城极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城极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9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幅面激光切割机床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的踢脚线转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