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人工湿地的填料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8215.6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4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赖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鑫泓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大象飞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745 | 代理人: | 刘子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湿地 填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人工湿地的填料床包括填料床体及曝气装置,所述填料床体包括出水环区、复合填料环区及蓄积区,所述复合填料环区围绕于所述蓄积区,所述蓄积区通过管道与所述絮凝沉淀池连接,所述曝气装置安装于所述蓄积区的底部,所述蓄积区与所述复合填料环区连通,所述复合填料环区与所述出水环区连通;所述复合填料环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粗砾石层、环形填料层及种植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料床与湿地类似,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实现废水的处理,通过微生物、填料和植物三者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协同完成对废水的净化处理,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而且操作非常方便、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人工湿地的填料床。
背景技术
规模化养殖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超标废水集中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人工湿地技术去除的污染物范围广泛,包括氮、磷、硫、有机物、微量元素、病原体等,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废水处理上。目前,大多人工湿地技术相关的装置存在供氧不足形成的缺氧环境,填料基质比较单一的情况,使装置对废水的净化能力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人工湿地的填料床,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仿人工湿地的填料床,包括填料床体及曝气装置,所述填料床体的内部空间通过环形隔板分割成出水环区、复合填料环区及蓄积区,所述复合填料环区围绕于所述蓄积区,所述蓄积区通过管道与所述絮凝沉淀池连接,所述曝气装置安装于所述蓄积区的底部,所述蓄积区与所述复合填料环区连通,所述复合填料环区与所述出水环区连通;所述复合填料环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粗砾石层、环形填料层及种植层,所述环形填料层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有机质净化层、吸附层及细砾石层,所述有机质净化层与所述吸附层之间设置有渗滤板,所述吸附层与所述细砾石层之间设置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下端与所述复合填料环区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阻隔板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种植层的上表层,所述阻隔板位于所述环形填料层的部分均匀分布有若干渗滤通孔;所述种植层上种植有湿地植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蓄积区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复合填料环区连通,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种植层的上方,所述出水环区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复合填料环区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有机质净化层为生物炭。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炭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厚度为10~20cm,所述生物炭层的粒径为3~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吸附层为沸石层。
进一步的,所述沸石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厚度为10~20cm,所述吸附层的粒径为5~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复合填料环区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为30~5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种植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为15~2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粗砾石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为10~20cm,粒径为30~4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湿地植物为黑麦草、芦苇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料床与湿地类似,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实现废、污水的处理,通过微生物、填料和植物三者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协同完成对废水的净化处理,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而且操作非常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鑫泓设备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鑫泓设备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8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通风降噪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水卷材脱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