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机动车候灯雨棚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85346.9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3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杰;杨雪依;钟伟;赵威;胡凯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泛洋交通设施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H12/00;E04B1/34;G09F15/02;F21V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机动车 雨棚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候灯雨棚,涉及雨棚技术领域,其包括立柱、第一固定杆以及棚体,所述立柱固定在人行道上并垂直于地面,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在立柱上并平行于地面,所述棚体呈弧形,且所述棚体的弧顶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所述棚体向非机动车道延伸。本申请具有便于非机动车骑手候灯时在雨棚内遮阳避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雨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候灯雨棚。
背景技术
雨棚是设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顶部阳台上方用来挡雨、挡风、防高空落物砸伤的一种建筑装配。
相关技术中,尽管有公共交通汽车站的遮雨棚结构,仍未见有候灯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遮阳遮雨棚。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增加,道路的改善带来的结果是,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候红灯的时间延长,但未有技术考虑解决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的行者的遮阳避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非机动车候灯时没有遮阳遮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非机动车候灯时没有遮阳遮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候灯雨棚。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非机动车候灯雨棚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非机动车候灯雨棚,包括立柱、第一固定杆以及棚体,所述立柱固定在人行道上并垂直于地面,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在立柱上并平行于地面,所述棚体呈弧形,且所述棚体的弧顶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所述棚体向非机动车道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固定在人行道上,雨棚向非机动车道延伸,便于非机动车骑手候灯时在雨棚内遮阳避雨;且棚体的弧面沿非机动车道行驶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助于提高非机动车骑手候灯时遮阳避雨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立柱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固定有若干个连接杆,若干个所述连接杆均与棚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和棚体固定,有助于提高棚体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上固定有广告牌,所述广告牌垂直于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广告牌的设置,有助于提高雨棚的商用价值。
优选的,所述立柱上固定有第三固定杆,所述广告牌第三固定杆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固定杆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广告牌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棚体的四周成型有弯板,所述弯板的弯曲面向上设置,所述棚体的一侧开设有引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板和引流口的设置,雨水顺着弯板从引流口流下,有助于减少雨顺着棚体的上弧面滑落的概率,从而减少非机动车骑手淋到自棚体上滑落下来的水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立柱内朝向地面方向贯穿开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口开设在立柱上,且所述引流口与引流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在立柱内部的引流孔与引流口连通,雨水顺着立柱进入下水道。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有稳定立柱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的设置,有助提高立柱固定在地面上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因棚体固定在立柱的一侧而造成立柱向非机动车道倾斜。
优选的,所述棚体底部设置有照明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照明灯的设置,为非机动车骑手夜间提供灯光,便于夜间非机动车骑手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或候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泛洋交通设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泛洋交通设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5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检测样品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通公路限高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