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防跳废料降能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4683.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3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姜南;杨文;陈焕毅;葛增力;陈拥华;刘磊;朱芳;左洋慧;瞿秀春;周杰;刘志勇;王瑶;李红军;罗树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杰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6 | 分类号: | B21D37/1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肖丽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废料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五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防跳废料降能降温装置,包括入子、下垫板和吸风机构,入子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入子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吸风孔,入子的下表面设有导气槽,导气槽与各吸风孔连通,到导气槽延伸至下表面的侧端部;下垫板设于入子的下方,下垫板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下垫板上设有贯穿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设有进气网路,下垫板与入子闭合时,进气网路与导气槽连通;吸风机构与进气网路连通。模具合模时,入子与下垫板闭合,在吸风机构的抽吸之下,一部分空气沿沿吸风孔、导气槽和进气网路流动形成流动的第一条气路,实现防跳废料,另一部分空气沿导气槽和进气网路流动形成流动的第二条气路,实现降低耗能和降低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五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防跳废料降能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模具防跳废料主要是刀口防跳和加大吸风,刀口防跳方式有:披覆式、异形斜拉式、倒锥式、内凸式以及卡料式。刀口防跳设计,均会增加模具加工成本和模具刀口的使用寿命,并且,细小废料刀口也不能保证做到防跳,尽管增加了模具成本也不能保证绝对防跳。而加大吸风方式需要在机床模具外接吸风装置,如果外接吸风装置并且又没有空气对流,则会增加吸风阻力,进而造成额外耗电和车间热量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防跳废料降能降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跳废料结构存在耗电量大和热量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防跳废料降能降温装置,包括:
入子,所述入子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入子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吸风孔,所述入子的下表面设置有导气槽,所述导气槽与各所述吸风孔连通,且所述导气槽延伸至所述入子的下表面的侧端部;
下垫板,所述下垫板设置于所述入子的下方,所述下垫板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垫板上设置有贯穿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设置有进气网路,所述下垫板与所述入子闭合时,所述进气网路与所述导气槽连通;
吸风机构,所述吸风机构与所述进气网路连通,在所述吸风机构的抽吸,一部分空气沿所述吸风孔、所述导气槽和所述进气网路流动,另一部分空气沿所述导气槽和所述进气网路流动。
可选地,所述吸风孔的截面呈U字形状。
可选地,各所述吸风孔均包括呈角度设置的倾斜段和竖直段,所述倾斜段靠近所述入子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竖直段靠近所述入子的下表面设置,且所述竖直段与所述导气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倾斜段形成的角度为30°~40°。
可选地,所述竖直段的截面宽度沿所述入子的上表面至下表面的方向递减。
可选地,所述吸风机构包括风机、风管和吸风漏斗,所述吸风漏斗密封安装于所述下垫板的下表面上,且所述吸风漏斗覆盖所述进气网路,所述风管连接于所述吸风漏斗与所述风机之间。
可选地,所述进气网路通过机床于所述下垫板上铣出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防跳废料降能降温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模具合模时,入子也与下垫板实现闭合,此时,启动吸风机构,在吸风机构的抽吸之下,一部分空气沿沿吸风孔、导气槽和进气网路流动形成流动的第一条气路,另一部分空气沿导气槽和进气网路流动形成流动的第二条气路,第一条气路的设置可以实现防跳废料,而第二条气路的设置可以从外界引入气体,形成空气对流,实现降低耗能和降低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杰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杰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4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