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0771.9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5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林;黄小珍;董新永;叶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乔博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B62K2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式 减震 前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包括缸筒、活塞杆和前叉件,前叉件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均设置有缸筒,活塞杆的下端预留与延伸空间,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减震件,减震件的下端与缸筒的底部密封连接,缸筒的下部侧面均安装与气阀,气阀与缸筒内部连通,缸筒的下端均固定于固定端,所述减震件包含固定件、管体一、管体二和管体三,管体一和管体二滑动密封连接,管体二与管体三滑动密封连接,管体二和管体三的上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气孔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新颖,有效的避免了弹簧衰减造成的减震性能的衰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式减震器,具体是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
背景技术
传统减震器是由阻尼器和弹性元件组成的,传统减震器的减震油与弹性元件是独立的两个部分,弹性元件普遍采用的是螺旋钢丝弹簧,螺旋钢丝弹簧质量大、结构复杂,特性变化简单,刚度为线性。
它的工作过程是路面的反弹力传递到弹簧上,弹簧受压力后压缩变形,再将力传递到减震油,推动内部阀系运动,产生阻尼力,阻尼力再反馈到弹簧上阻碍弹簧的运动,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传统减震器中的弹簧在使用后,弹性的衰减不可避免从而影响了减震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包括缸筒、活塞杆和前叉件,前叉件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均设置有缸筒,活塞杆的下端预留与延伸空间,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减震件,减震件的下端与缸筒的底部密封连接,缸筒的下部侧面均安装与气阀,气阀与缸筒内部连通,缸筒的下端均固定于固定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件包含固定件、管体一、管体二和管体三,管体一和管体二滑动密封连接,管体二与管体三滑动密封连接,管体二和管体三的上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气孔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体二和管体三的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活塞一和活塞二,活塞一和活塞二的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气芯一和气芯二,气芯一的周侧设置有伸缩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芯一包含芯管和气管,气管位于芯管内,气管的下端固定连通有活塞三,气管的周侧开设有若干个气孔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管的下端为开孔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体三的下端固定于塞头,塞头与缸筒底部固定,所述管体一的下端周侧固定有橡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有弹簧,弹簧套设在减震Jan的周侧,弹簧位于缸筒底部和活塞杆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新颖,有效的避免了弹簧衰减造成的减震性能的衰减。
2、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效果通过控制充入的气压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进行充气,从而获得不同的减震效果,操作简单便捷,大大的提高了其适用的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中减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中管体一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中管体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乔博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乔博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0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
- 下一篇:一种披萨面饼制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