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流扇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80598.2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5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宜致;孙颂伟;周初宪;李培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F04D29/32;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流扇叶结构,包括一轮毂及复数扇叶,该复数扇叶由所述轮毂的外周侧向外延伸所形成,每一扇叶具有一前缘端部,该前缘端部设于该复数扇叶的迎风端,该前缘端部呈一圆弧形,借由该前缘端部呈圆弧形的设计,得以大幅提升风压并降低风扇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扇领域,尤指一种大幅提升风压并降低风扇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的轴流扇叶结构。
背景技术
风扇在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及风压一直是风扇领域中待改善的众多问题之一,不论是通过电路控制转速,或改变风扇结构进以改善风扇噪音及风压问题都是目前现有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是现有风扇1的扇叶10结构,现有风扇1的每一扇叶10前端系形成一呈偏尖(锐)角型态的端部11,当风扇1运转时,由于现有风扇1 的扇叶10端部11呈偏尖(锐)角的结构设计,因此当气流接触到该端部11时容易停滞在偏尖(锐)角顶端的位置处产生压力集中,另外部分气流由该端部 11处直接脱离所述扇叶10,更甚者,扇叶10无法有效引导气流顺流至背风表面进行增压,因此造成现有风扇1易具有噪音问题及风压不足等问题者。
因此如何降低风扇运转时的噪音并提升风压,是本领域的设计者所要努力改善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爰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幅提升风压的轴流扇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幅降低风扇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的轴流扇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流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轮毂;
复数扇叶,由所述轮毂的外周侧向外延伸所形成,每一扇叶具有一前缘端部,该前缘端部设于该复数扇叶的迎风端,该前缘端部呈一圆弧形。
所述轮毂中央处定义有一中心点,该中心点向外延伸至该轮毂外缘定义有一第一节圆,由该第一节圆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节圆,该第二节圆是该第一节圆向外延伸0.1倍至0.9倍所形成,由该第一节圆向外延伸1倍处定义有一第三节圆,该第三节圆与该复数扇叶最外缘切齐。
所述前缘端部还包含一第一弧度及一第二弧度,该第一弧度由该前缘端部与该第二节圆重叠处向该第三节圆处弧状延伸所形成,该第二弧度由该前缘端部与该第一节圆重叠处向该第二节圆处弧状延伸所形成。
通过本实用新型此结构的设计,借由所述前缘端部呈圆弧形(钝角)的结构态样,当风扇运转时,所述扇叶的前缘端部即为迎风端,当气流接触到前缘端部时,该呈圆弧形的前缘端部可将气流顺势带往至扇叶下方产生加压效果,以大幅提升风压,此外,通过前缘端部的圆角设计,还可增加该迎风端的表面作用面积,令该前缘端部受到的压力平均分布,降低风扇运转时产生的噪音,进以提升风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风扇扇叶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流扇叶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轴流扇叶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风扇1;扇叶10;端部11;轴流扇叶结构2;轮毂20;中心点200;扇叶21;前缘端部210;第一弧度2100;第二弧度2101;第一节圆 3;第二节圆4;第三节圆5;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0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快开闭式定门装置
- 下一篇:料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