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管道用快速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75401.6 | 申请日: | 2020-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4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建洲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72 | 分类号: | F16L55/1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1600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管道 快速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管道用快速密封装置,属于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上密封管,所述上密封管包括上安装片、上法兰、上管体和上内密封环,所述上管体两端固定连接有上安装片,所述上管体外侧壁焊接有上法兰,所述上管体内侧壁两端均安装有上内密封环,所述上密封管底部与下密封管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密封管包括下安装片、下法兰、下管体和下内密封环,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用快速密封装置可快速堵住管道破损漏气处,应急防止通风管道进一步漏气,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用快速密封装置密封效果好且适用范围广,即适用于带法兰的两节管道之间的连接,也适用于两节不带法兰的断管之间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通风管道用快速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通风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复合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通风管道中的风管制作与安装所用板材、型材以及其他主要成品材料,应符合设计及相关产品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用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材料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验收,通风管道的连接一般使用法兰连接密封。
传统的通风管道用快速密封装置有以下缺点:1、传统的通风管道用快速密封装置功能单一,当通风管道某处破损漏气时,无法应急密封补漏处理;2、传统的通风管道用快速密封装置适用范围较小,仅适用于带法兰的管道处的密封连接,且密封效果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通风管道用快速密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管道用快速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用快速密封装置可快速堵住管道破损漏气处,应急防止通风管道进一步漏气,当通风管道某处破损漏气时,将上密封管内侧壁中间对准破损漏气处,两端的上内密封环分别与漏气处旁边完好的管道连接,将下密封管与上密封管适配连接并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好,上内密封环和下内密封环两端均连接有密封端条,密封端条一侧开设有短气槽且呈梳状,密封端条接触时相互插接,密封效果好,使密封管整体箍住通风管道漏气处,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用快速密封装置密封效果好且适用范围广,即适用于带法兰的两节管道之间的连接,也适用于两节不带法兰的断管之间的连接,上内密封环和下内密封环内侧壁均开设有长气槽且长气槽内侧壁间歇粘接有连接条,当密封管紧紧箍住管道,上内密封环和下内密封环紧紧贴住管道外侧壁时,上内密封环和下内密封环为橡胶材质制成,橡胶柔软有弹性,在常温下受压能迅速回弹,上内密封环和下内密封环可层层叠叠包覆住管道外侧壁,起到多层密封的效果,密封效果好,连接条可防止上内密封环和下内密封环的片状密封片向不同方向被拉拽变形,增加上内密封环和下内密封环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上密封管,所述上密封管包括上安装片、上法兰、上管体和上内密封环,所述上管体两端固定连接有上安装片,所述上管体外侧壁焊接有上法兰,所述上管体内侧壁两端均安装有上内密封环,所述上密封管底部与下密封管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密封管包括下安装片、下法兰、下管体和下内密封环,所述下管体两端固定连接有下安装片,所述下管体外侧壁焊接有下法兰,所述下管体内侧壁两端均安装有下内密封环,所述上内密封环和下内密封环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端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安装片底部和下安装片顶部均粘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橡胶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安装片和下安装片表面均开设有螺孔,所述上安装片通过螺孔、螺栓和螺母与下安装片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法兰与上管体连接缝隙处焊接有加强块,所述下法兰与下管体连接缝隙处焊接有加强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表面外缘均粘接有密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端条一端开设有短气槽,所述密封端条横截面呈梳状,所述密封端条为橡胶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建洲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西藏建洲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5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检测用双向挤压的硬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磅房无人值守管控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