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75170.9 | 申请日: | 2020-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0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高二利;倪永军;郝常顺;刘琛;范剑雄;秦秀荣;丛晓雪;卢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7/04 | 分类号: | G01B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挠度 测试仪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属于桥梁技术领域,该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包括:固定块、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和无伸缩钢棒,固定块设有多个,多个固定块间隔地设于桥梁底部,多个固定块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固定块可转动连接;其中,安装在桥梁底部的多个固定块至少在朝向相邻固定块的一端设有连接件,振弦式位移传感器设于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其两端通过无伸缩钢棒分别与连接件连接。该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的有益效果是不易受视距、气候条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进而提高测量精度,且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在桥梁建设完成后,需要对桥梁挠度进行检测,作为桥梁竣工验收和鉴定的重要指标,目前,现有的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主要采用水准仪等光学仪器、电子百分表等机械式位移计、光电图像技术仪器及开放式连通管等。
但是,传统挠度测试仪一般会存在测量易受视距、气候、测点等因素影响的缺点。如水准仪等光学仪器方便野外作业、操作方便,但易受视距、天气、人为等因素影响,效率低;百分表等机械式位移计精度高,结果直观,测试速度快,但需要安装平台,费用高;光电图像技术仪器量程大,但易受视距、气候条件等影响,测试精度低,且测点数常受限;连通管(开放式)原理简单,读数直观,但精度低、回零读数误差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测量过程中不易受视距、气候条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进而提高测量精度,且操作简单的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桥梁挠度测试测量过程中容易受视距、气候条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影响测量精度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包括:固定块、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和无伸缩钢棒,所述固定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块间隔地设于桥梁底部,多个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块可转动连接;
其中,安装在桥梁底部的多个所述固定块至少在朝向相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设有所述连接件,所述振弦式位移传感器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其两端通过所述无伸缩钢棒分别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所述连接件具有螺纹孔,所述无伸缩钢棒两端均具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栓栓杆,且所述无伸缩钢棒两端所述螺栓栓杆的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振弦式位移传感器的两端具有分别与所述无伸缩钢棒两端的所述螺栓栓杆相适配的螺栓栓筒。
所述连接件为球型螺栓,所述球型螺栓与所述固定块铰接。
所述固定块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桥梁底部。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通过将相邻的两个固定块通过一个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和两个无伸缩钢棒连接,固定块上设有与无伸缩钢棒连接的可转动连接件,进而使该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在测试桥梁挠度的过程中,该装置不易受视距、气候条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进而提高测量精度,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挠度测试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5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