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地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4881.4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7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勇;赵一才;高存顺;郭玉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宇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 |
代理公司: | 济南格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6 | 代理人: | 韩洪淼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线 检测 装置 | ||
一种接地线检测装置,包括接地针端检测装置和挂钩端检测装置。本接地线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接地针Ⅰ、接地针Ⅱ的插入大地的位置是否合适以及接地线挂钩端挂接位置是否合适,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线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线在停电检修时,为了避免意外送电或线路带有感应电,而引起作业人员发生触电事故,用短路接地线挂在高压线上,把高压线直接对地短路,接地线的挂钩在使用中与高压线没有挂接好、挂接位置不正确或者接地针Ⅰ、接地针Ⅱ插入大地后,接地针Ⅰ、接地针Ⅱ碰触到特殊环境(如土壤湿度、接地针Ⅰ或接地针Ⅱ插在塑料、橡胶等上,接地针Ⅰ与接地针Ⅱ之间有塑料、橡胶等)会影响其导电性能,会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这就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接地线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接地针Ⅰ、接地针Ⅱ的插入大地的位置是否合适以及挂钩是否挂接合适,降低安全隐患。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接地线检测装置,包括接地针端检测装置和挂钩端检测装置,所述接地针端检测装置包括与接地针Ⅰ、接地针Ⅱ以及控制器Ⅰ,所述控制器Ⅰ的型号为HC32L110C6PA,所述接地针Ⅰ、接地针Ⅱ均插入大地内,所述接地针Ⅰ连接电容C2后接地,所述接地针Ⅱ接地,所述接地针Ⅰ与控制器Ⅰ的第14引脚相连,所述接地针Ⅰ依次通过电阻R1、CMOS管Q1与VIN端连接,所述CMOS管Q1的控制端通过电阻R4与VIN端连接,所述电阻R1依次通过电容C1、电阻R4与VIN端连接,所述CMOS管Q1的控制端依次通过电阻R5、三极管Q2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级通过电阻R7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级通过电阻R6与控制器Ⅰ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控制器Ⅰ通过NB-IOT无线远距离传输模块将控制器Ⅰ的输出信号传输到平台端;
所述挂钩端检测装置包括挂钩端Ⅰ、挂钩端Ⅱ以及控制器Ⅱ,所述控制器Ⅱ的型号为HC32L110C6PA,所述挂钩端Ⅰ与挂钩端Ⅱ通过高压线连接,所述挂钩端Ⅰ连接电容C7后接地,所述挂钩端Ⅱ接地,所述挂钩端Ⅰ与控制器Ⅱ的第14引脚相连,所述挂钩端Ⅰ依次通过电阻R8、CMOS管Q3与VIN端连接,所述CMOS管Q3的控制端通过电阻R11与VIN端连接,所述电阻R8依次通过电容C6、电阻R11与VIN端连接,所述CMOS管Q3的控制端依次通过电阻R12、三极管Q4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基级通过电阻R14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基级通过电阻R13与控制器Ⅱ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控制器Ⅱ通过NB-IOT无线远距离传输模块将控制器Ⅱ的输出信号传输到平台端。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Ⅰ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与NB-IOT无线远距离传输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Ⅰ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3与VIN端连接,所述控制器Ⅰ的第4引脚连接电容C3后接地;所述控制器Ⅰ的第7引脚接地;所述控制器Ⅰ的第8引脚连接电容C4后接地;所述控制器Ⅰ的第9引脚与VIN端连接,所述控制器Ⅰ的第9引脚连接电容C5后接地。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Ⅱ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与NB-IOT无线远距离传输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Ⅱ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3与VIN端连接,所述控制器Ⅱ的第4引脚连接电容C3后接地;所述控制器Ⅱ的第7引脚接地;所述控制器Ⅱ的第8引脚连接电容C4后接地;所述控制器Ⅱ的第9引脚与VIN端连接,所述控制器Ⅱ的第9引脚连接电容C5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宇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宇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48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果树种植用农药喷洒设备
- 下一篇:一种接地线接地针端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