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临床微生物检测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4703.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7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范晨宇;杨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崔静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临床 微生物 检测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医学临床微生物检测取样装置,包括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下侧设置有套管,所述收集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台柱,所述连接台柱的前端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轴杆、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所述连接台柱的前后端贯穿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表面靠近连接台柱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旋转块,所述轴杆的外表面靠近第一旋转块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旋转块,所述第二旋转块的后端设置有第一保护机构,所述第一保护机构包括第一保护壳、锁杆和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使用方便简单,避免试管微生物在拿取过程中沾染其他物质或者细菌,而影响检测结果,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临床微生物检测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通常会对患者体内的微生物进行取样检测,从而更加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而在对患者进行微生物取样时,通常会采用棉签擦拭法对患者进行取样。然而传统采用棉签擦拭法进行取样时,通常会使用多个棉签进行分别取样,然后通过同一支试管进行密封收集,而试管而收集棉签时,会使棉签上所收集的样本沾附到试管壁上从而对样本造成破坏,同时多个棉签在试管内收集且相互接触,影响样本的检测结构,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临床微生物检测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临床微生物检测取样装置,包括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下侧设置有套管,所述收集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台柱,所述连接台柱的前端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轴杆、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所述连接台柱的前后端贯穿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表面靠近连接台柱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旋转块,所述轴杆的外表面靠近第一旋转块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旋转块,所述第二旋转块的后端设置有第一保护机构,所述第一保护机构包括第一保护壳、锁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旋转块的后端设置有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的下端设置有锁杆,所述连接台柱的一端与第一保护壳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旋转块的后端设置有第二保护机构,所述第二保护机构包括第二保护壳、锁环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旋转块的后端设置有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二保护壳的下端设置有锁环,所述连接台柱的另一端与第二保护壳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台柱的上端设置有提取环。
优选的,所述连接台柱的下端与收集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杆固定安装在连接台柱的前后端,所述第一旋转块的内表面与轴杆的外表面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块的内表面与轴杆的外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块的后端与第一保护壳的前端靠近上端区域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安装在第一保护壳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台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保护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块的后端与第二保护壳的前端靠近上端区域固定连接,所述锁环固定安装在第二保护壳的下端,所述锁环的内部与锁杆的一端之间锁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台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保护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壳、第一保护壳之间通过活动机构、锁杆和锁环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均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表面与连接台柱的外表面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提取环的下端与连接台柱的上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未经徐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4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有色金属冶炼中的改进型渣溜槽
- 下一篇:一种接地线挂钩端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