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接触器密封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70752.8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3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泳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城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接触器 密封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接触器密封安装结构,包括安装箱,安装箱上设有进线管与出线管,安装箱内部对称设有隔板,安装箱内壁与隔板之间通过安装块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端部均贯穿安装箱外侧并卡接有前盖,且前盖设在安装箱前侧,定位杆内侧均啮合连接有齿轮,齿轮内部均设有转动杆,转动杆均一端转动安装在隔板上,转动杆另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安装箱外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定位杆在第一压缩弹簧作用下伸出,且定位杆与前盖插接实现前盖的安装,可通过转动盘,使转动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齿轮条使定位杆与定位孔脱离,收纳进安装箱内,即可拆卸前盖,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接触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密封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电动灭弧、纵缝灭弧和栅片灭弧三种灭弧方法。用以消除动、静触头在分、合过程中产生的电弧。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交流接触器还有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头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底座及接线柱等辅助部件,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力与弹簧弹力相配合,实现触头的接通和分断的,交流接触器有两种工作状态:失电状态和得电状态,当吸引线圈通电后,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衔铁被吸合,与衔铁相连的连杆带动触头动作,使常闭触头断接触器处于得电状态;当吸引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复开,使常开触头闭合,位弹簧作用下释放,所有触头随之复位,接触器处于失电状态。
目前的交流接触器通常密封安装在安装箱内,但是安装箱的前盖通常采用螺栓实现安装,操作繁琐,不便对前盖进行安装或拆卸,存在一定缺陷。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交流接触器密封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流接触器密封安装结构,目的在于便于前盖的安装或拆卸,以便于对交流接触器进行操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交流接触器密封安装结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上端设有进线管,所述安装箱下端设有出线管,所述安装箱内部对称设有隔板,所述安装箱内壁与所述隔板之间均对称设有若干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均滑动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端部均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箱外侧,所述定位杆延伸至所述安装箱外侧一端均通过定位孔卡接有前盖,且所述前盖设在所述安装箱前侧,所述定位杆内侧均通过齿轮条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内部均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均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隔板上,所述转动杆另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箱外侧。
优选地,上述一种交流接触器密封安装结构中,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所述安装箱外侧一端均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均贯穿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下端均插接在所述安装箱外壁上。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设置转动盘便于使转动杆带动齿轮进行转动,设置定位销实现转动盘、转动杆的定位。
优选地,上述一种交流接触器密封安装结构中,所述定位杆上均设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均位于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安装箱内壁之间,所述定位杆外壁位于所述安装块与所述限位块之间均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设置第一压缩弹簧,使定位杆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伸出,使定位杆与定位孔插接,实现前盖的安装。
优选地,上述一种交流接触器密封安装结构中,所述前盖内壁设有密封垫。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设置密封垫实现前盖与安装箱之间的密封。
优选地,上述一种交流接触器密封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箱内部对称设有若干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滑动设有两块安装板,且两块所述安装板内侧壁均设有缓冲垫,所述限位杆外壁均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均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安装箱内壁之间。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设置安装板在第二压缩弹簧作用下实现交流接触器的安装,设置缓冲垫实现对交流接触器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城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城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07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
- 下一篇:风管连接盘夹紧定轴心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