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70614.X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6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牛慧硕;周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彬 |
| 地址: | 450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装配式 后浇带 模板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包括相对设置的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内模板通过三段式止水螺杆与外模板连接,三段式止水螺杆上设有用于夹持钢丝网的夹持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三段式止水螺杆连接在内、外模板上,便于后浇带的浇筑和浇筑后的拆模,提高了装配式后浇带外模板的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既有效避免了外模板渗水,又减低了施工成本;通过三段式止水螺杆上的夹持结构,可在两侧模板内侧夹持一侧钢丝网,在混凝土浇筑后,起到加强混凝土结构的作用,使其不易开裂渗水;本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还能进行周转使用,不会产生建筑垃圾,既节能又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当前的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作用是可以防止沉降的出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但是由于混凝土应力作用,对后浇带混凝土进行补浇工作的时间不同,因此会对地下室外墙的防水以及土方回填工作造成阻碍,这样对整体工期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选择有效的模板施工方式成为解决本技术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工期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包括相对设置的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内模板通过三段式止水螺杆与外模板连接;所述三段式止水螺杆上设有用于夹持钢丝网的夹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三段式止水螺杆的内杆设为可拆连接的左内杆和右内杆,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内杆和右内杆上的止水左夹片和止水右夹片,且止水左夹片和止水右夹片分别位于左内杆和右内杆相配合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左内杆和右内杆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内杆靠近右内杆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右内杆靠近左内杆的一端设有与内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柱。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板远离外模板的一侧设有竖向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加强筋上连接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设为一组两个,且两个横向加强筋之间设有空隙,所述三段式止水螺杆穿设在空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三段式止水螺杆的两端设有紧固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板为拼装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板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承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三段式止水螺杆连接在内、外模板上,便于后浇带的浇筑和浇筑后的拆模,提高了装配式后浇带外模板的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既有效避免了外模板渗水,又减低了施工成本;通过三段式止水螺杆上的夹持结构,可在两侧模板内侧夹持一层钢丝网,在混凝土浇筑后,起到加强混凝土结构的作用,使其不易开裂渗水;通过外模板与地下室外墙相连处做成圆弧型,能有效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以及土方回填工作;本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还能进行周转使用,不会产生建筑垃圾,既节能又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模板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段式止水螺杆的内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06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收缩功能的遮阳帘盖板
- 下一篇:一种交流接触器密封安装结构





